星期天,孩子让帮忙网上买一本以色列作家写的《未来简史》,这是孩子第二次让我帮他买书。第一次还是去年帮他买《悲惨世界》。
对于读书、买书的事情。以前曾批评过他好多次,说他满书架的书,但自己的零用钱从来不买书,每次闹着要钱都是拿来购置自己的渔具。
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早,接受的信息也与自己父母辈不可同日而语。很多的事情,说与不说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有时候某些突如其来的问话回答足于令人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我小时候想买书不是这样的。记得第一买书是读四年级的事情,在供销社的新华书店看中一本《科学数学》。我跟家父说想要买这书,结果家父不仅没答应,还挨了一顿训,似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买课外书的权利也理所当然的被剥夺了。后来好像是母亲抓住我,警察查问小偷一样问了我半天,确定这是对我学习有帮助的书,才买了给我,让我拥有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本课外书。
上初中后,我看到同学有一本《英语单词速记法》,我也想买一本,我深信英语单词的记忆肯定有方法技巧,我极其渴望自己有这样一本书,可以事倍功半地学好英语。但家乡的书店很小,其实也没几本书,根本也没有这样的书。我很苦恼,问同学借,人家也不太愿意。为此,我给远方的亲戚写信,这也是第一次写信,第一次开口托人办事。一向腼腆的我,当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亲戚可能也不懂,既没给我买,也没给我回信,或许也没收到信吧。
我的惆怅与失落,令我觉得我的英语没学好可能就是因为缺少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与技巧。在我心目中,我觉得《英语单词速记法》就像江湖中传闻的《葵花宝典》,只要拿到手,稍加研习,自己就是功力倍增,成绩定然遥遥领先。
那年暑假,跟着村里人去隔壁镇卖山货。终于被我看到人家镇上就有这本《英语单词速记法》,我毫不犹豫将吃午饭的买了这书。书是买回来了,但回来路上那种饿得两眼发昏,头重脚轻的感觉,至今令人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叔本华说:欲望无穷,满足有限,所以人类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对于书籍,在农村更是稀有物,读书人少,出售的书籍就更少,这恶性循环就是如此周而复始。在乡下买不到书的时候我就跑去县城买。这二元制的人口划分,确实难于令小县城的人正眼看乡下人。那次我筹了半年的零用钱去县城买书,但那本书太贵了,人家售货员根本不肯给我看,直到我再三保证看上我就一定买,人家才肯把书取下来给我看。那是一本《中学生百科全书》,当时售价是一百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换成现在价格就是几千元了。
毕业工作后,也经常买书,但少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工作几年后,自己房间里个人花费最大的就是买书。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计年”想着曾经的往事,想着两代人鲜明的对比。只望孩子在书籍与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