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爱人去医院时,医生跟他说:必须要把烟给戒了。
这句话我跟他说过无数遍,他从来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次医生都警告他了,看他还敢不听。
其实,他以前一直抽烟,也曾戒过。
那时,我们在备孕时,他就慢慢戒了烟,他也不想他的孩子因为他而有问题。
一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真的挺难,戒烟的过程很痛苦,但至少他慢慢减少了抽烟。
后来,我生下孩子,他既要照顾我,也要照顾孩子,就把烟彻底戒了。他知道抽烟对婴儿不好,即使在外面抽,再抱孩子也会对婴儿脆弱的神经系统有影响。
每逢别人给他递烟,他也跟人说戒了。
孩子渐渐长大,他却又捡起了这个坏习惯,别人给他递烟,他只要接,只要再抽,就把这个已经戒掉的坏习惯很轻易地延续了下来。
所以,从好习惯到坏习惯的距离并不遥远。
读《富兰克林自传》时,曾读到这样一个细节: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但在改正的时候却发现非常困难。
比如当他小心谨慎地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其他缺点却会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习惯的惰性总会乘虚而入。
富兰克林深知人的习性强过理智,便下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他认为,只有打破坏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人生才可能发生改变。
他研究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好习惯,总结了13条自己不具备的品格,刻意训练自己成长。
这13条优秀的品格分别是: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富兰克林刻意练习的方式是以7天为一个周期,每周训练一个习惯,13周下来再从头巩固,如此循环往复。
从最初的难以适应,到后来的习惯成自然,这13个品格最终成了富兰克林深入骨髓的习惯。
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当然这也与他的这些好习惯好品格有很大的关系。
王尔德说:好习惯是最好的仆人,坏习惯是最坏的主人。
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得养成终身成长的好习惯。
虽然做不到富兰克林那样无可挑剔,但也可以让自己不断完善,养成一些基本的成长习惯。
比如:
1、早起
虽然每天我都是6点钟起床,但到了十一二点时特别犯困,究其原因,是晚上睡得太晚,基本上每晚都是12点钟之后入睡。
想要早起,并且还精力充沛,就要早睡倒逼早起。
睡得早,起得早,才能保证早起的质量。如果只是一味早起,却是浑浑噩噩,那么早起就失去了意义。
从现在开始,晚上早点睡。把坏习惯慢慢改掉,调整到让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状态。
2、读书
我偏爱纸质书,因为可以在上面写写画画,这样读书特别有感觉。
但不可能一下子买那么多本书,于是,我又爱上听书。
听书虽然不如纸质书那么效果好,但听老师讲书,感觉还是挺好的。
因为一本书几百页,要自己看完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即使看完,有些地方还不一定能理解透彻,可是听老师讲书,就完全不一样。
老师把书中精华全部都浓缩成50多分钟,经过他通俗易懂的讲解,一下子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听书的好处。
当然,如果有纸质书再结合听书效果可能更好。
但不管怎样,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只有读书,才能提高我们的认知,才能扩大我们的眼界,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开阔的心胸,也才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
3、运动
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就必须“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身体素质在下降,精力也大不如从前。肩周炎、颈椎痛、腰痛,这些不曾有过的毛病都开始在不断袭击我。
我意识到如果再不锻炼,自己就先废了。
可是又做不到自律,总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人一天天懒下去,身体一天天糟糕下去,最终害得只能是自己。
手机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推送,比如瑜伽、八段锦等等,但我不想花钱去运动,我就从最简单的有氧运动跑步开始。
我相信,只要跑起来,这些痛疼的毛病统统都会离我远远的。
我从刚开始的两公里,慢慢到三公里,四公里......没有特别刻意非得锻炼到一种什么程度才增加,而是感觉跑起来没那么费劲了,就把公里数增加上去。
渐渐地,我能非常适应跑的速度,跑的距离,这就是在不断地进步。
运动起来,不仅体力变好了,而且精力也更加充沛了。
我始终相信,没有养不成的好习惯,也没有戒不掉的坏习惯,关键是你怎么对待这些习惯。
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