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70076/11de4e91cda931e1.jpg)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三十年前的计划生育给多少人带去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时隔多年妈妈还会时常和我说起过去孕妇被强行拉去流产的事情。
计划生育的人每天到处抓人,见到孕妇就抓走,不配合的就抄家。有的人为了逃避东藏西躲,为了保住小孩和他们斗智斗勇,甚至以死相逼。
小时候小苞米他们家也未能逃过此劫——被抄家。家里洗劫一空,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从此一贫如洗。一家人挤在小小的房间里,阁楼也被用来当做卧室,每天睡觉还要爬上爬下。后来稍微好转些了又遭遇失窃,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喝凉水都塞牙。”
如今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国家鼓励二孩政策。可是当初那些计划生育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有些是不敢生,有些是压根就不打算生。经历过“计划”政策的洗礼很多人不敢轻易结婚,结婚了的不敢轻易生孩子。
一对青年头顶赡养4个老人的压力,很多还有房贷、车贷。一个月光不吃不喝都要花上万块钱。再生一个小孩压力大得无法喘气。
尤其是在城市,生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从出生到上学,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孩子在上学之后,一个暑假的兴趣班就要花费数万元。
为保证鼓励生育政策的落地,有些省份都表示要在鼓励生育上制定政策,这无可厚非;但更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画饼充饥。要让适育夫妇切实感受到政策福利,提高生育意愿。
健全社会保障,让“不敢生”变为“敢生”。很多年轻人不敢生孩子,是因为生不起,如果可以集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建立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公共社会保障。可能情况能得到大的改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的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如今的社会问题——老龄化
出门看看公交车上,早上不绝于耳的“老年优惠卡”,公园成群结队吹拉弹唱的老年人,超市门口等待开门的大爷大妈们,活跃在保健品圈内的他们,各大理疗店里体验产品的他们……
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如今的他(她)们比当年的幸福很多。
可是市场不能任由发现,相关部门总是要进行相关的干预。最近农村土地政策等一些规定的执行,不少人都受到了影响。
前几天妈妈下班后跟我说:爷爷奶奶他们住的地方要拆掉了,没有赔偿,不拆就得自己出钱。
听后心里咯噔一下,想着以后就过年过节去祖父母他们家团聚就没那么方便了,也要少些乐趣。
想起这些年总是要到处看看,看看他们种的菜。池塘边看看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冒个泡又迅速游进水里。又或者三步并作两步到青草地俯身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一头扎进竹林,散落一地的竹叶踩在上面软软的,遇到有阳光的日子,透过稀疏的缝隙阳光撒下斑驳的倩影,置身其中如梦如幻。久久不忍离去。
直到一声吆喝——吃饭了,健步如飞的往回跑。晚了家里那群小鬼就要先来一桌开吃了,爪子、还有一大早集市上买回来的卤味是他们的最爱
那也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有过童真、童趣、童年当然也有泪水和忧伤。还有这些年每年过年过节和弟弟妹妹他们十来个在一起嬉戏玩耍的美好时光。看他们玩“钓鱼”的纸牌游戏,给他们拍照,每每看到他们骨碌骨碌的眼睛觉得特别的天真可爱。他们的到来总能给大人的世界增添许多的乐趣。
也许最难过的还是爷爷奶奶他们,拆掉老房子,他们面临着要离开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地方。那里承载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婚姻,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点点滴滴。还有以后生活的各种不方便——种菜、种烟草、垦荒地、养鸡、养鸭……
老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是心灵脆弱时的港湾,给予人们重新出发的动力。钢筋水泥的房子固然坚固,却少了许多记忆的温情。
拆掉老房子的初衷是好的,毕竟安全起见,可是如果执行的时候一刀切,可能就有失偏颇。
我们享受着政策带来的好处,也感受着它不好的一面。犹如一把双刃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