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我的”光合作用“实验室——你的爱是阳光,孩子吸收你的光能合成面向未来的能力,同时释放爱与责任。上节课程,我向你介绍了过去40年家长职责的变迁,如今家长对孩子的参与度是空前的。但是当你忙于给孩子选择课外班,忙于随孩子升学不断搬迁,忙于四处打听中高考变化动向时,却发现你的孩子跟随其他同龄人一起走进了”吃鸡“新课堂,他们如痴如醉,无止无休。而校园的课堂,你为他选择的课外辅导课堂,在”吃鸡“新课堂面前,黯然失色,丝毫无法调动孩子的激情、兴趣和活力。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当你在《绝地求生:大逃杀》在线游戏中获得了胜利之后,屏幕上就会显示这句贺词,英文原文为“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多么带劲,多么有感。没错,这就是当前最火爆,最受中国中小学生喜欢的一款网络游戏。你可能会问,它到底有多火爆呢?我去年听说吃鸡类游戏横扫了小学生群体,于是我去网上查阅了很多国内外报告,却都显示中小学生不是游戏主体,于是我利用春节假期时间,在老家三个村子做了个小调查,以方便取样的方式,询问了24个4到9年级学生,只有4个女孩子表示,没有玩过吃鸡游戏。六分之五,六分之五,六分之五!重要的信息说三遍,真的算是横扫大部分中小学生了。也许我的抽样有偏,但这些被问到的学生还报告,他们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在玩“吃鸡”,这算是间接佐证了这类游戏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7046/3965833c449b6c3c.jpg)
2015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情况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5.2%日网游时间超过1小时,日网游时间超过2小时的竟然有26.7%。那年看到这个数字,我主观感觉报告的太严重了,不至于这么多。今天,我信了,而且我感觉比这还要严重,因为还有很多小孩子用家长的信息在偷偷玩网游,他们无法被统计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7046/64b26fa28c2f52a3.png)
这才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让家长们措手不及。你可能也感受到了,不管是网游还是小视频,对孩子们注意力的掠夺是赤裸裸的,无人能及的。你可能想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玩这些,尤其是在漫长的寒暑假期间,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被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绑定。这类问题有太多的家长在我讲座结束后问我,首先我特别想给出一个正面的解决方案,比如给你一剂良方,孩子从此对网游、小视频没有兴趣了,但是你我都知道,那是不现实。因为这就是信息时代的常态,这就是未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前期关于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在互联网上获得了自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的满足,并且这种满足对于部分青少年还是能带来真实的幸福体验。当前,电脑和视频游戏满足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真实人类需要,带来了现实世界提供不了的奖励。它们以现实世界做不到的方式教育我们、鼓励我们、打动我们,以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方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在可见的未来:相当大比例的人口在游戏中投入跟多的努力,在游戏环境下创造最美好的回忆,在游戏世界里体验最大的成功。所以,如果你期望自己的孩子不沾染网络和视频游戏,无疑是在和整个时代,和整个未来趋势做斗争。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被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绑定。面对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回答,我需要先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在假期期间,不玩网络和视频游戏,你能用什么来填补的他的假期?用课外辅导班填满,那就等于孩子没有假期了,带孩子去周游世界,那不是每个家庭能担负起的。当我们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忽然发现,我们要感谢这些游戏,感谢他们代替我们照看了孩子这么久,让我们的孩子不至于因为无聊出去惹是生非。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孩子需要游戏,这是天性。
现如今,我们很多家长逆天性而行,将孩子的日常被家长安排的满满当当。各类辅导班,比如绘画、声乐、体育运动等,所教授的内容可以说与游戏非常接近,可以较好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然而当这些活动开始以考级、加分等功利性目标为导向时,这些活动瞬间就与游戏的性质区分开了,孩子的自主性也开始迅速下滑。对比现在孩子的假期生活,我感觉非常庆幸,回忆我们当年的假期,真是乐趣无穷。我记得每次放假,校长在全校大会上会强调安全“一不准上树掏鸟儿,二不准河里洗澡儿,三不准到崖边摘枣儿”,没错,虽然校长每次都说不准,但这基本构成了我们的假期生活:掏鸟儿,洗澡儿,摘枣儿。这些活动看似是对生命的荒废,但从人的个体发展过程来讲,这些又都是对心理发展至关重要的活动。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发展阶段论”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而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即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分别相对应的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实践性游戏是幼儿对已经习得的动作的练习, 象征性游戏和规则则游戏是儿童对已经习得的概念的练习,皮亚杰极其强调游戏是儿童自身认知积极的、主动的建构,是随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现在网游的开发者都深刻地领悟了这些心理发展原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概括了人的五大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衣食住行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是最基本、最底层的需要,是刚性需求。目前绝大部分家庭已经走出了温饱阶段。也就是说,你的孩子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了较好地满足,而后,更高级的需要就会成为孩子生活动机的主要来源。你的孩子现在最饥饿的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所有的游戏都是贴着孩子的这些需要出发的。
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所以,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王者荣耀》游戏会评估出每一个孩子的水平等级来,只要游戏者一上线,游戏就会自动匹配水平相当的对手和游戏者PK。你去后台看看数据,就会知道,胜负各占50%,游戏利用大数据精准地找到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孩子就有50%的胜算, 胜利了,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就感;失败了,孩子体验的不是挫败感,而是更大的挑战欲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7046/818d22026e11abc0.jpg)
请问你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吗?你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带给他的是挑战欲望还是挫败感?请问你准备如何与游戏PK,将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怠”。
我们家长与网络游戏的战争焦点是捕获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叫捕获孩子的需要,所以,今天在课程的作业是先知己,请你思考: 你是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的?你的哪些安排孩子喜欢,哪些不喜欢? 后面我还会有专门的文章带你一起去分析网络游戏的力量,在那时我们再去更深入地知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