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乱了,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近日不断有消息传出,滴滴出行将试水外卖业务。联想起月初王兴在内部信中所说的美团点评将成立出行事业部,滴滴出行这一动作颇有“复仇”的意味。无风不起浪,虽然滴滴出行暂未对此作出回应,但两者的业务即将重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华山派的令狐冲在武林大会上用起了嵩山派左冷禅的绝学寒冰真气,看台下面一定会响起阵阵质疑之声。
文/木木(业界风云汇)
商务合作、约稿等,请加QQ:1913630830
赌气之举,为了对抗的对抗?
不知是不是巧合,美团打车首推的城市是南京,滴滴出行被传的外卖业务首选试点也正是南京。这块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让二者之间的火药味更浓了一些,有业内人士作出预判:开战只是迟早之事。
12月1日晚间,美团点评CEO王兴通过一封内部信宣布了公司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调整后,美团点评将成立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和出行事业部。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到了出行事业部之上,不少好事者称美团点评借此正式向滴滴出行下了战书。
而实际上,美团点评此前也是动作不断。2月在南京试点推出打车服务,7月正式获得南京地区网约车经营资质。小动作逐渐开始闹出了大动静,美团点评在南京上线之后,对乘客和司机都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如新客一分钱乘车、红包补贴等政策。
“美团打车只抽成8%,在业内算是很良心了”,一位从刚其他平台转向美团打车的司机向业界风云汇表示。
从这些优惠活动不难看出,美团打车来势汹汹。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团点评基于位置提供服务,出行显然是一大LBS场景,基因决定了美团打车的推出早在美团点评合并之初就已经成为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出行领域已有的玩家在蛋糕被人偷吃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比如滴滴。
“滴滴出行内部一个十人左右的团队正在尝试做一款与美团外卖相似的产品,将在南京首先试点”,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了关于滴滴出行将在外卖领域反击美团的消息。“正面对抗开始了!”,秉持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理念,一众互联网吃瓜群众提前搬来小板凳做好了观战准备。
但滴滴出行官方在外界纷传多日后,至今尚未对外卖业务做出任何回应,这一消息也就变成了“开战前的烟雾弹”。而熟悉内情的人士也将此分析为,滴滴官方或许并未想好,要不要大张旗鼓的把这个业务做下去,在没有收获预想中的结果之前,官方是不会出来表态的。
实际上,“出行+外卖”的模式Uber已经在美国进行了探索,并且做得十分成功。滴滴出行往此方向延伸并非不无可能,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之下,无论是出于业务拓展还是“回敬”美团,滴滴出行试水外卖业务都显得毫不违和。
一山二虎,盲目出击的试错成本
迈出第一步是勇敢的,同时意味着要承担试错成本,美团点评踏入出行领域也没能逃脱这一宿命,各种投诉、反馈接踵而来。
首先是现行制度上的不完善。在美团打车百度贴吧中,有司机反映称遇到了乘客拒付车费的恶劣情况,出于对平台权威性的信任,司机选择了向官方投诉,寻求维权。可得到的反馈却是目前美团打车并未上线赔付政策,无法垫付车费。楼下还有不少司机跟帖表示自己也遇到过此类跑单的乘客,专门钻美团打车制度漏洞。
此外,另有司机爆料称,美团打车用来鼓励新司机多接单的奖励活动也是形同虚设。按照美团打车出示的公告,新司机的首单起5天内,完成7单便可获得额外50元奖励。有不少司机发声质疑这个活动的真实性,称完成任务之后并未获得任何奖励,并且系统直接显示“活动未达标”,咨询客服也未能给出具体原因,只是认定奖励不能发放。
而滴滴出行要试水外卖业务,同样有诸多现实不利因素需要考虑,百度外卖就是前车之鉴。百度的实力众所周知,但挣扎之后最终选择壮士断腕,可见外卖市场并不是有钱有背景就能够玩得开。
同样出行领域起家的Uber,推出的Uber Eats在美国外卖平台已经称霸。Cheetah Lab提供的美国外卖APP排行榜中,Uber Eats在所有外卖平台中排名第一,周活跃渗透率也是远高于其他平台。另有数据证实Uber Eats的流水已经能够占到Uber全球总流水的10%。
这似乎让滴滴出行的外卖业务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要知道的是,Uber Eats业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Uber从2014年就开始了探索之路,经过三年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并且美国与中国的外卖市场行情也是差异明显,滴滴出行此时想要挤进来谈何容易,市场和资本都不允许给他三年时间再崛起。
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特征来考量,对于滴滴出行增加外卖业务,也未必能够快速接受,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最受用户信赖的标准,滴滴杀入外卖市场,很容易被用户看作“不专业”的表现。当然,除非另一个前提条件横空出世——疯狂的补贴。
在这方面,滴滴是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的公司,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又将陷入无穷无尽的恶性价格战之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后,用户的粘性也未必能够增加多少,归根到底能够让用户不卸载客户端的还是综合的用户体验。共享单车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尽管ofo的补贴已经登峰造极,甚至接近于免费使用,但由于其过高的损坏率,让用户在需求诞生时找到一辆无故障好车很不容易,依然打击了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如果滴滴出行的外卖业务是经过充足的准备,制度、人员等方面都已经相当完善,那此时投入市场还有一线生机。但若只是看到美团点评从自己口中夺食而做出的赌气之举,那最好还是别继续针锋相对了,毕竟主动出击的美团打车至今也并未占到多少先机。”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熟悉内情人士评论道。
田忌赛马,战略意义大于结果
很多人都有疑问,美团点评在出行领域的发力,滴滴出行在外卖领域的试探,短时间必然不会改写行业格局,给对方带来的打击也是不痛不痒。那为什么还要去做这看似“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呢?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这场博弈十分微妙,或许这才是双方都不得不做的原因。
“拿我的三,打你的一,这是最典型的田忌赛马战略”,有分析师对美团点评和滴滴出行之间的对抗如此评论道。或许美团点评在确定出行场景是以后主攻阵地之初并没有想过要用这一打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另一方滴滴出行陷入被动境地之后,也只好使用这一战术来回应。
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已经覆盖了我国400多个城市,占有87%以上的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尤其是在相继合并快的打车和优步中国之后,滴滴出行的霸主地位已经很难撼动;美团点评的优势虽然没有滴滴出行那般绝对,但其在外卖领域也早是公认的第一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美团外卖在用户粘性、商户活跃度、商户规模方面均领先行业。
就算出行是基于美团点评的业务主线,外卖可以获得滴滴出行的加持,在此格局之下,留给二者能够兴风作浪的场地明显是很小的。经验告诉我们,当达到一定的市场密度之后,别人很难复制你的产品。
此外,二者业务上的冲突还说明另一个问题:作为互联网企业,或许是出于资本方的压力,在各自优势领域已经无可撼动之后,如果不想做小而美,那就必须不断拓展自己的用户消费场景,最终形成新的巨头。此举与阿里和腾讯各自生态链上的轮番对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巨头领域,美团和滴滴也正在复制类似战场。
日前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滴滴出行和美团点评均排在了榜单前十,很明显二者都已不再是小而美的企业,不断将触角向外延伸是下一步发展的刚需,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别人的利益。
在两者的公开相互挑衅之前,携程作为在诸多业务领域与其有关联竞争的公司,也在明里暗里进行过多轮较劲,但随着近期负面新闻缠身,舆论差评达到了历史高度之后,携程开始陆续在前沿战场隐退。
而当独角兽进入另一场景发力,明知自己撬不动行业老大的前提下,仍要硬着头皮去做时,其瞄准的或许已经不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善布局背后的战略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和滴滴相互进入对方优势领域挑衅,最终的结果不论是双输还是双赢,都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战争。
文/木木(业界风云汇)
商务合作、约稿等,请加QQ:19136308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