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进入简书以来日更最迟的一天,为啥?懒啊,审美疲劳,思维疲劳,什么都疲劳。只想让自己休息娱乐一下。
所以任性了,捧着手机追着综艺追着电视剧,不想写晨读感悟。手机App真不方便,码字都比电脑慢。扯远了,回过头继续说。
老婆,加油!
我对自我定位一直有问题,脑回路也不大一样。什么事情,还没开始,习惯性否定自己。
我:楼仔,群里好多大神,我好弱啊,我的文章,唉,没眼看。
老公:你就是懒啊,还不会选择。正确的事情要坚持,你这才几天,还想飞升上神?
我:那怎么办?
老公:别问我,问你自己啊。
我:那我继续写啦。
老公:老婆,加油!
几天后
我:楼仔,我得最佳了。
老公:嗯,努力总会有回报的。加油啊,懒货!
一拍脑袋,哦,原来不是我不行,是我懒。
Hello,你好!
在简书混迹将近一个月,小面团也要变成老油条了。
经常去逛逛的是李爹、杨成yc,大寫Z小寫葦君,为什么呢?有趣啊。好的文章很多,有趣的灵魂却很少,读他们的文章经常就像补维他命C,活力。
经常去评论,借鉴,看看,就会有点影响,自己的文章也趋向有趣好玩这一方面。几天下来,怎么感觉自己文章单好玩有趣不行了,于是知道要走出写作舒适区了。
赶紧需要补充能量,想起了宵汀,其实,她真的和我不大一样,文章都很实在。有时候,还能从中领悟一些真谛。说话还透露出哲思的风味。不信的大可以去撩她看看。
搁以前,我肯定不会想要去深究的。但是,秉持着凡事自己排斥的就是需要学习的理念,从她那里,慢慢拓宽自己狭隘的思维。
也在努力向其他的简友学习,还有好几位的文章来不及认真拜读,因为有的真的不是自己偏好的风格。但是,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偏好,客观读文评论。
走出单一的文风,就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因为简书文章又加到了一个群,里面的人非常擅长讲鬼故事,但是他们读的书又都是历史类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必须开拓自己的关系圈,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膜拜,师父!
简书里标杆的人物很多,比如:韩大爷的杂货铺、顾一宸。当然了,猫叔更别提了,我听了一个小道消息:就是猫叔是简书里排名第二的大神,也是牛气。
当然,猫叔于我更像师祖,秦子夜+狗富贵儿=师傅。这不是逢迎拍马,这是有理由的。
没进猫群前,看了秦子夜的文章有感而来,在预备群的时候偶然关注了狗富贵儿,看了文章,坚定了日更的心。
有空的时候,还会去秦子夜的简书转,把TA之前的文章拿出来看,看文中描述的种种,好像也能感受到TA的生活,心得,以及经验。即使子夜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再回简书,还是会留言等回复。
TA有一段经历也很有意思,原本答应了别人要更文的,结果没做到,写了一篇《我们不分手,好不好》。看标题的我还以为是爱情故事,没想到是和文字分手。文风也不落俗套,除了机灵就是灵动。
狗富贵儿,名字有意思。当初关注的时候就是想到了:苟富贵,勿相忘。但估计作者的内心是:富贵算个啥。好吧,我就是爱给作者加戏。
不记得评论过几次了,但我永远记得《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朗读式修改法给我的经验。就像给自己一个灵感。我怎么没想到呢?朗读既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纠错兼顾了逻辑,更有意思也更容易知道错在哪里啊?真的很赞,操作性也强。
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喜欢干货满满的文章,但我们富贵儿总能让一些枯燥的东西有亮点,给人惊喜。
可能他们两位因为更贴近生活,更像普通人,而文章却总能像大师的作品打动我或者激励我,让我觉得有崇拜感。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由作者思维转变为了读者思维呢?
每一个写作小白都应当有一个偶像,刚开始的时候,定位也不用太高,从简书的作者里就会学到很多。前提是: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认真看!
写作之路慢慢兮,吾将取师父精华兮而进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