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船长 (日更第47天)
21:08
今天下午看了一个下午的书,就看娜妲莉.高柏《心灵写作》系列的,包括《心灵写作——创造你的异想世界》、《狂野写作——进入书写的心灵荒原》、《疗愈写作——启动灵性的书写秘密》。感觉收获巨大。但凡我们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她这三本书中都有谈及。
这三本书,是台湾初版的,繁体字,竖版的,看的过程中,速度会偏慢。其实我挺喜欢看繁体字竖版的书,或许是因为看佛经,道德经,论语繁体字竖版的多了,已经适应了。其实和看现代简体版的感觉有点不一样,就是看繁体字竖版的,感觉心更容易静下来,可以很有耐心地慢慢看。
我试过有一次,在之前公司旁边吉祥素愿素食馆吃完饭,看见一本繁体字竖版影印版的《普贤十愿品》,好像还是复印出来的,不是正规出版的,当时看着特别有亲切感,看完竟然泪流满面,普贤十愿之前在手机上看过很多次,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那么大的触动,而恰恰是看繁体影印版而产生这么大的反应,难道是因为繁体字有特殊的情怀,或者特殊的能量?还是一本经书那个时代印刷非常不容易?以上因素让佛经显得更加珍贵?肯定是某种因素或者几种因素的组合,触动了心灵。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繁体字竖版特别好感,那时候通过京东平台,一口气购买了好几本影印版的经典回来,每套三四百元,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语》、《孙子兵法》、《说文解字》等,藏青蓝色的布质皮,里面的纸张是宣纸,里面的字,都是影印下来的古代毛笔字体,这种影印版的看起来真的很让人心静,很美妙。
所以当时了解到娜妲莉的《心灵写作》系列,看到是繁体竖版的,我也就毫不犹豫地通过淘宝购买了回来。拿到书后,一直在细细品味,时不时翻开看两三章。今天下午特意花大片时间,集中三本书一起来看了。
我看书有个习惯,不喜欢一章章看。我对于按照逻辑顺序往下看这种方式,很快就会感到看不下去。我自己“发明”了一种方法,能让我很快就对书本整体产生链接和掌控的感觉,而且很容易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并能很快理解和吸收里面的东西。
说起来貌似有点可笑,因为方法就是——抄目录,我是用A4纸多次折叠后裁剪下来的方形卡片纸,来抄写目录的,一般一本书需要8-9张卡片就搞定。我把这个方法称作“九宫格阅读法”。中间那张卡片,是写上书名、作者、日期,右下角是“时间抽屉”注明抄写目录花费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搞定。这张卡片的背后,则有12个“时间抽屉”,上面是用来记录整本书阅读的时间的。
把抄写好的目录,围绕着中间这张卡片,四周摆起来,你就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出来。也许就是右脑被激活了,开始有一种鸟瞰的感觉,可以看到整一本书的全局,还会看到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心中已经对里面的内容进行自动提问与猜想了。一般这时候,我会拿出一支铅笔,1分钟之内,迅速划出来我当下最感兴趣的章节。也许每一张开卡,都有一两章我感兴趣的,就马上开始阅读,很快,我就获取到我想要的答案了。在看的过程中,遇到感觉精彩的,有感觉的内容句子,就在那页折一个角。等看完之后,在用笔划出来。有空的时候,就再用讯飞语记进行录入存储好。每次大概看30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再看。或者任何一天看,都一样先打开九宫格目录卡片,再选择一些章节去看。这样看起来自己感觉毫无负担感,反而会经常带着好奇心去看它们。这种体验很棒,无论是抄写目录,还是按照目录中所发现的兴趣章节去阅读,都可以获得静心的体验。
我自己最近总结出一个东西,在生活中,特别是写作,和写作相关联的整个过程,一定要让每一个事项,都必须成为静心事项。我们每天的安排,都应该是充满了静心事项的。什么是静心事项?
我的定义是:所谓的静心事项,就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沉浸进去,专注忘我,获得心流体验的事项。
大家都知道,写作是一种输出的行为,输入决定输出。所以写作不单纯是写,还包括了平时的阅读,观察思考等积累过程。所以要做好写作这件事,必须要在阅读方面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我觉得衡量的标准,就是你是否可以每次阅读中,都感觉整个人能静下来,忘我地阅读。如果可以,那么恭喜你,你的方法是对的。
写作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搜索一些素材。这些都需要化作静心事项。素材收集完善在动笔,你会发现写起来就非常很畅顺,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写出3千字完全不是问题的。上一步工作的开展和质量,会影响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与质量。写作的最重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灵感与素材)
第二步:写作
第三步:修改
那么,这三个阶段应该怎么做呢? 就是要在每一个阶段都专注地做好:
收集资料时,就专注地收集;
写作的时候,就专注地写作;
修改文章时,就专注地修改。
关于收集积累,一篇文章,要提升价值感,就必须要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日常的积累:
1、词汇
2、金句
3、模型
4、故事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四库”,也就是:
1、词汇库
2、金句库
3、模型库
4、故事库
上面提到的模型库,指的是一种思维框架模型。例如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就应该是他那个七个习惯的模型图,整一本书都是围绕着他这个模型来展开的。《九型人格》这也是一种模型。乐嘉的《性格色彩》四种颜色也是一种模型。《金字塔原理》本书金字塔也是一种模型。凡是将思想构造成一个几何图形或者一个形象的物品的,都是一种好的模型。甚至“5W1H”也是一种模型。中国古人阴阳图,易经八卦,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也是一种模型。
大家也许都会发现,凡是传播得比较好的,都是这种易于理解、可反复揣摩经得起验证的思想理论模型。关于如何建立这种思想模型,大家可以平时多总结一下,其实并不难,当然这里不好展开去讨论这一点,我后期在电子书里面会谈及。
好了,今天写作的时间到了,上面谈及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启发呢?
我是疯狂船长,坚持每天输出两三千字,欢迎你的持续关注、指教!明天再见!
感恩一切觉正净,感恩一切真善美!
22: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