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 主讲:徐英谨
㈠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1)累
主要不是指肉体的累,而是神经的累,精神的累。
生活与工作让人不得不时刻高度紧张,心累,还有应对各种陌生人的紧张,忐忑不安。
(2)烦
烦:“得陇望蜀”“看着碗里的,记着锅里的”;欲求不满;陷入烦闷,需要寻找兴奋和刺激,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
烦闷的本质不是孤独,孤独的人未必烦闷;烦闷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一个人没有办法在他的灵魂深处自己开发乐趣,他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带给自己一些适当的愉悦,这就尴尬烦闷的本质。
在这个快时代,所有的信息都以刺激你的感官为目的,没有办法触及你的灵魂深处,当没有这些刺激进入你的大脑,灵魂就会陷入烦闷状态;
叔本华:有很多肤浅的灵魂仅仅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在渴望高级欲望时,陷入烦躁状态。但一旦他们的灵魂被欲望所充满了,他们又会产生空虚,因为欲望的本身就预备着对于下一个欲望的指向。
(3)怕
怕不被理解,年青人与年长者的意见分歧,代沟;年青人如何对抗由中老年人控制的社会舆论环境(年青人可以用知识和术语的屏障来换取行动的自由权);
与同道中人一同工作能大大提升幸福感。
待人接物与日常消费要符合自身条件,按本心来行动,不要有攀比心。
最典型的怕:受虐心。总觉得全世界自己最苦最累最冤,别人很邪恶,很忘恩负义,这种想法会极大损害自己人生当中的幸福。
解决之道:
①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动机;
②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才能;(很多事情不如人意并不是别人有意在针对你,而是你的本事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练)
③不要期望别人一天到晚关注你关心你;
④不要以为所有人都在秘密的注视你,你并不是世界的焦点;
(4)比
人类很多痛苦是在比之中获得的
如果我们不把追求卓越当成我们人生的核心目标,而是要追求和谐,那么很多事情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改观;
如果我们能把追求幸福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还会舍去很多物质上的追求,而用更多时间来追求心灵上的完满。
攀比导致各种各样的不幸福,还会出现副产品---嫉妒(人类的天性)。
嫉妒的结果不是使人变优秀,向优秀的人靠近,而是更让人往装傻的方向趋近。
嫉妒的药方:
①善待儿童;
在教育中父母不要厚此薄彼(否则会让少爱的孩子心理扭曲);
②少比较,多看看
③不要大谦卑
因为嫉妒是自卑的一种体现。有些人在自己当中找不到生命的支撑点,只能通过攻击的方式来肯定自己,那就是否定别人。
嫉妒也是错误的思维方式的产生的。
㈡如何幸福起来
(1)兴致(培养兴趣提高幸福感,兴趣会分散注意力,暂时遗忘范如意的事)
纵欲主义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一件事上投入的欢愉过多,影响了人生整体的欢愉;
如果你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你很可能会从不起眼的现象中找到乐趣,这样就使的自己幸福的门槛变低了。
有些生活不如意是太关注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会产生3种心理疾病:自大,自恋,罪恶感;
要多关注周围的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多仰望星空,在思考宇宙演化这样的问题时,就是意识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你的烦恼又算什么?如果我们的兴趣能达到这个层面,那眼前的蝇营狗苟又算什么?
(2)爱情
爱情的本质是寻找安全的港湾(心灵上可以寄托的);
(3)工作
①你的工作要让你的技巧得以发挥,
②有建设性;(开心自己的作品)
我们要寻找寻些成本很低却能引也很多乐趣的兴致,在细微处找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