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一百八十四篇。
家庭是社会最初的形态和单元,也是当代中国人普遍认为重要的观念。甚至这样的基本单元,在道德与伦理瓦解并重建的漫长时期,也在转型,或瓦解,或失稳。由此,我必须探讨家庭生活的情感基础。当代中国人群,与当代的任何人群一样,是生物学家分类当中的社会性哺乳动物。故而,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的生物学基础,源自社会性哺乳动物的血缘关系。
情感需求,家庭的存在是自然的。你要生存与传宗接代就需要两性结合,和抚养后代。家庭是这一需求的必然产物。家庭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首先有问题存在,所以才产生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家庭形式。家庭不是必须,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相对最好的方式。《美丽新世界》不也描述过吗,人也是可以批量生产的。那么家庭就不是必须的了。生产人也可以交给流水线完成。有了基因技术,就是人的提供原材料的任务,也是可以被替代的。生产人和人本身很快可能也就没有关系了。有了基因的这张图纸,可以造出任意的人来。人将来可能也是可以定制的。
我好像很悲观啊,昨天说了道德,今天说家庭。这些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给他们披上美丽的外衣,可能也是为了让这个解决方案更好使的一种方式吧。人本身可能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载体或是方式。我们是实体的解决方案,而家庭和道德这些是加载于我们之上的方案。
如果人真的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那么情感对于我们可能就不是必须得了。我们人类重要的地方如果在于我们有更多的反馈能力。我们重要的是大脑对于外界环境的一个适应能力。而情绪也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快捷方式,情感是个副产品。如果完全的理智可以比情感更高效,那么情感是不是就可以消失了呢?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人的未来在哪里呢?如果发展必然导致人类消失,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再挣扎一下的。
人的本质是什么?和其他存在一样,可能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个特定环境下存在的解决方案。那人可不可成为一个通用解呢?如果可以一直的解决各种问题,那是不是就可以一直的存在呢?你需要有持续的可变性。包括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就像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转化。或是改变你存在的基础,不依靠物质存在,完全的变为一种能量形式,或是变为一种无形的规则。你所依靠的东西越少,你所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少。限制越少应该适应范围也就越大。这不就是自由吗?完全的不受限。
这个好像还很远,毕竟我们现在还只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的动物还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我生活在现实中,你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让你感到不自由,这是你暂时无法逾越的。只有在胡思乱想中,你才有片刻的自由。所以我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待着。只要是身边有人,你就是处在一个小群体中。包括家庭,给你带来了各种乐趣,也给你带来了很多的烦恼。我想人将来可能的链接会更紧密,但绝不是相互制约的那种紧密。应该是自由的链接,而不是强链接。
如果人的存在不只是相对自己,那么我们一定有一个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现在的这种形式绝对不高效。我感觉有太多的东西是内耗。完全可以做的更高效,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经常说这句话,情感不是必须,那么消除情感就可以更高效。情感或是说情绪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如果有了更高效的方式,那么当然他就可以消失了。没有了情感人是不是就更像机器了呢?
那我是不是应学着放下一些东西呢?你看让你情绪波动的问题都是什么?能不能换个思路,更理性,理智一点。剔除情绪的影响。更冷血一点呢?那还要看你认为什么更重要了,要看你的价值排序是如何的。你可以想很多东西,但最终所有的行为还是要归结到你的价值排序上。因为你现在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你想的再好,你做不到也是白费,或是现在的环境根本不可能支持你的想法。
你跳不出现在所受到的限制,你还是要面对现在的问题,解决眼下的问题。不过制约你的这些条件可能也就是塑造你的因素。你的问题本身就是你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