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
收到你的来信很开心,这个信息时代里能够选择用纸和笔写信真挺难得。很多年前我曾经跟两个笔友通信,那时候写信对我来说是一件无比郑重的事情,端坐在桌前,感受着自己的一呼一吸,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仿佛涓涓细流和缓流过。写完之后还要认真地装进信封,投递出去,所以整个过程颇具仪式感,与其说是和读信的人交流,更像是和自己完成了一次彻底的对谈。当然,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好多年没有这样的体验了,不是不想写信,而是不知道写给谁。或者说是不知道自己的表达能否带来理解,获得慰藉。所以,收到你的来信让我欣喜,感动于你对我的信任。
你在来信中说,孩子总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他的言行举动会像电影一样重复播放,想必在陪伴他的时刻,你是算全然地投入,充分享受着那个当下的,然后才有了那么多细致入微的记忆。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同时,母亲也被这份爱滋养着,这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啊。施比受更有福。在我做了母亲之后深有体会。以前,只是看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浓烈,忘我,但两年来的育儿历程也让我感受到了更多孩子对我的爱,无条件的,我从这份亲子关系中获得的滋养太多太多,获得的成长太多太多。育儿,在我看来是一次找回内心真爱的旅程。这个说来话长,日后再谈。
你来信说到,觉得母亲这个角色自己差得很远,甚至有时会质疑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角色。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当我苦恼于孩子不会独立吃饭,甚至我忙碌了半个多小时准备的饭菜他扭头推开,我伤心失望的背后有着深深的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我不够好,甚至不配承担起母亲这个角色。但当我一次次觉察内在的感受,辨识头脑里的念头,我发现那些都不是真的,不能通过一两件,哪怕再多次的失败经历来否定我所做出的努力,我所给予的爱,这样的评判就是以偏概全有失公允的,我没有训练好孩子的吃饭问题就不是好母亲了,那我给孩子读书,带孩子玩耍,和他在一起的更多欢乐时光又怎么解释,怎么界定?难道从他出生我没有付出爱吗?我没有不计回报地爱过吗?当然不是,我很爱他呀,更多的时间里我能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接纳他尊重他,还有一些时刻我做的不好,我作用了权威,不负责任地发泄了情绪,但这就是真实的我,我也是有局限的,并不完美,做不到百分百温柔和善,正是这些不够完美的时刻给了我继续成长的空间,让我去反思去觉察,去改善自己,如果没有这些苦恼的时刻,我岂不还是老样子,哪里来的进步呢?况且,因为对孩子的爱而心甘情愿做出改变,这份愿心已经不易。所以,当我看到你改变的愿心时,也被深深地感动。
其实,当我一次次审视头脑里的那些念头,辨识出真伪,才发觉,那种失败的感觉与当下遇到的困难无关,是长久以来累积在我们内心的低价值感造成的。于我,有一种潜在信念始终觉得愧对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给他们争光,让他们生活得更加体面,所以我很失败。所以在很多失控的情景里,我的这个感觉和信念就冒出来,一次次拎出来看个究竟,运用《一念之转》里提到的转念方法去破一破,已经能够放下这个信念,即使感觉再次出现,但能够很快识破。
那如果抛开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到底配不配做孩子的母亲呢。我觉得孩子和母亲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我们选择了孩子,孩子也选择了我们。既然这样,说明孩子是信任我们的,他相信我们能够给到他力所能及的爱,能够帮助他成长成他自己。同时,就像蒙台梭利说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精神胚胎,都是有内在潜能内在智慧的,即使我们不够完美,甚至有很多令自己都不满意的对待孩子的方式,但孩子还是会长成他该有的样子的,因为生命就像是植物,具有向光性,能够自我调整与指引。
这次的探讨可能是我们认识十六年来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话题,关乎我们实实在在的日常,关乎我们每一天的生命状态,也关乎我们和孩子的未来。好高大上的话题!
一家之言,任凭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