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世面

作者: 潇浪剑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15:56 被阅读13次

对于见世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我所理解的见世面就是有见识,有眼界,知识面广,谦虚低调有内涵了。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这个课程里说过,“每个个体都是由吃过的东西、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世面而组成的。”由于每个个体经历过的都不一样,每个个体的差异化也就显现出来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所以见过的世面也就不一样了,有时仅仅单靠勤奋也是不够的,有时的见识也是要取决于环境的,庄子在《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陈立飞在《个体崛起》这边书中,说“在我眼里,什么样的人算是见过世面呢?我心里的标准,大概这么三条:能讲究,能将就;谦虚;优秀后,仍然真诚。”

这样说来,我就觉得苏东坡就是个能讲究也能将就的人吧,他曾经三次被贬,依然能够乐观积极的生活,好的生活他能够享受,被贬到荒凉之地,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不论帝王还是平民都能够聊的起来的人,这才是见过世面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人生三次主要贬谪:黄州,惠州,儋州。

我在罗辑思维,听过罗胖讲过关于类似没见过世面的故事,民间就有很多这样的笑话,秦牧的散文里写到过,俩农民吹牛,一个人说:“我见过皇上的金銮殿,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上想下来吃哪个就吃哪个,都不给钱的。”一个农民能够想象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是那样。一个捡粪的人坐路边上叹气,说:“哎呀,我要是当了皇上,这捡粪的叉子得是金的,而且路两边的粪都得归我一个人捡!”

尽管我们听来,这确实是笑话,也很生动的说明了没见过世面的可怕吧,在他们的世界里,他所能想到的只是自己的那一方天地,而且还天真的认为人们和他们的生活都是类似的,就像一个囚徒,困在监狱里就走不出去了。

不过在古代社会,一般的老百姓确实是不会离开家乡的,他们的活动范围小,他的所见所闻也只有这么多,能想到的,能了解的知识也是确实是有限的,眼界局限了,也就弄出笑话了。

记得过年在老家的时候,家旁边有个小宝宝大概二岁吧,每次他外婆带他出来,看到人一多,他就会拉着他外婆要回去,看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他就会害怕。他外婆说之前他会走路以后,他奶奶在家带的时候,也不带他出去玩,家里有个大院子,就一直在家待着,让他在院子里玩,就这样一直待了几个月吧,后来就成这样了,环境变了人变多了,他就会出现不适应了。

我们大人不也是一样嘛,一个环境呆久了,就不喜欢去改变了,就不敢适应也不去挑战陌生的环境了,我们只有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眼界,才不会固步自封,才有勇气面对任何环境,任何突发状况。

只有见过了世面,你才会做到宠辱不惊,不管逆境顺境,才会保持一个平常心,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所理解的见世面,就是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这样你的眼界宽了,见识多了,不会将自己困在一处,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没见过没学过的东西很多,知道自己的渺小,也就懂得了谦虚吧,见过世面的人肯定是谦虚低调的,不会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相关文章

  • 别上当,“see the elephant”不是“看见大象”!

    see the elephant 大开眼界;见世面 see the elephant开眼界;长见识;见世面 相信很...

  • 多见见世面,就不会那么无知了

    多见见世面就不会那么无知了,也不会给自己未来造成困扰。 为啥说要多见见世面呢,多见见世面可以增加自己阅历,增加自己...

  • 人一定要多见见世面。

  • 2018-06-09

    见世面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很多人包括我都太着急了,见世面是养成一个生活节奏。

  • 见世面

  • 见世面

    怀着开放的心态,不卑不亢地见众生; 带着不灭的好奇,满怀热情地见天地; 秉着独立的思考,返璞归真地见自己。

  • 见世面

    越是见过世面的人,欲望就越少!

  • 见世面

    某人:呀!一一,你帮我看看我这怎么起了个小疙瘩? 我(看了一眼):没啥,这个小疙瘩就是想出来见见世面。 另一个某人...

  • 见世面

    “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

  • 见世面

    今天又是出差深圳的一天 现在在回广州路上 我感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到深圳走走 看看街头巷尾 见见世面 不以出差的形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世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aa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