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0到1 ----Peter Thiel

从0到1 ----Peter Thiel

作者: 万水千山走遍hh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23:38 被阅读0次
作者简介: 彼得·蒂尔(Peter Thiel)出生于1964年,于1996年创办了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并在2002年更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目前该公司管理总值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蒂尔曾在1998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  蒂尔是国际象棋天才,12岁时就在全美排名第七。

第一章:对未来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1:问题“在什么重大问题上,你和其他人的看法不同?”

有时候,反主流的答案,会让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结果。“特立独行”是作者一直信奉的。一个好的回答,要让人尽可能的看到未来。

未来的进步,分成2部分。一是水平进步,照搬已有的成就,进行1到N的复制,全球化;二是垂直进步,探索新路,科技创新。

2:只有全球化,而没有科技创新,世界将玩完。

第二章:回顾历史---像1999年那样狂欢(Party Like It’s 1999)

个人发生精神错乱很少见,但对群体、政党、国家和时代而言,精神错乱却很常见-----尼采

1:如果能识别出那些不切实际的大众观点,就能看出隐藏在背后的反主流事实。90年代,互联网泡沫泡沫,硅谷遭受劫难。总结了4点经验,至今依旧是商业主导思想(可能是错误的):

A:循序渐进。从小做起

B:保持精简和灵活性。多做尝试,反复实践,不要事事都严格计划。

C:在改进中竞争。以现成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创业更有保障。

D: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然后,有些法则,此4条对立面的法则,会更有效!

A:大胆尝试,胜过平庸守旧。

B:坏计划,也好过没计划。凡事要有计划。

C:红海市场很难赚钱。

D: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2:99年的互联网泡沫虽然发生了,但不能完全否定互联网的贡献。保持创造世界的热情,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成功企业都是不同的(All Happy Companies Are Alike)

1:垄断者会故意说自己是完全竞争者。一桶水不响。Google牛逼的算法是强大的垄断利器,但却把自己定位为多元化的公司:自动驾驶、安卓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但其95%的收益来至于搜索。非垄断者,则会对竞争环境轻描淡写,把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一个小众的专业市场,以显示自己还有竞争力,但实际上可能行业已经日薄西山。

2:垄断企业推动了时代进步。有钱才好创新。但经济学家却要“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商业中,平衡意味着静止,静止意味着死亡。需要不断有新发明,打破平衡。

3: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不同。企业却相反:成功的企业有各有各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获得垄断地位,不幸的企业则都无法逃脱完全竞争。

第四章:竞争意识(The Ideology of Competition)

1:从小的教育,就让我们去竞争。但绝不要弱化个人天赋和爱好。

2:商界里的《战争与和平》。人们往往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者上面。

3:竞争让人过分的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过分关注事情要“怎么做”、而不想想事情“要不要做”。

4:如果不能把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

第五章:后发优势(Last Mover Advantage)

1: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要其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如京东、Twitter,虽亏损,但有强大现金流。

2:垄断企业的特征:

A:专利技术。比替代品好10倍。iPAD比其他的PAD好用很多。

B:网络效应。单个微信账号没用,大家用才有用。

C: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从小众市场做起。

D:品牌效应。品牌要靠产品存在,光有品牌不行。

3:开创创新性垄断企业的路径是:先在利基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础上扩展到临近市场,一步一步扩大垄断,不要找原有产业的麻烦,不要像Napster那样试图去毁灭原有产业,因为这样会带来麻烦,当扩张到临近产业的时候也要遵守这个原则。先发优势并不一定是好的,末发优势是等别人开创了市场,但是由自己来最后一击。(末发优势让我想起来苹果是怎样开创ipod搞死其他mp3,开创iphone搞死诺基亚,开创ipad搞死上网本的过程)

第六章:成功不是中彩票(You Are Not a Lottery Ticket)

1:预期不止疲倦的工作,最终却把自己变成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力求独霸一方。

2:对未来的态度

A:对未来不明确的悲观主义,看到的未来都是阴郁的,导致欧洲著名的假日狂欢。

B: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未来知道,但不乐观,中国人认为未来“冬天”会来,贫富差距大。中国人疯狂储蓄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未来一定是悲观的,中国人以复制西方的方式,注定是无法赶上西方的生活标准的,因为西方使用资源的方式无法满足中国巨大人口的需求。

C: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婴儿潮的美国,对未来有宏伟的规划,且自信能实现。

D: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知道未来越来越好,不知道好在哪里,有多好。当代美国。

3:不明确的当今世界

A:不明确的金融。企业家不知道拿钱干嘛,存银行;银行不知道拿钱做啥,放贷给机构投资;投资人不知道投资啥,投资企业股票;企业家拿到钱不知道干啥,发放股息,或回购股份。周而复始。

B:不明确的政治。政府过去可以协调核武器、登月计划,等复杂问题。现在只提供保险。

C:不明确的哲学。悲观主义,转向乐观主义。

D:不明确的人生。生物创业企业和计算机企业不同的场景:

我们越是了解自己的身体,越觉得身体复杂。

4: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能否持久?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适合创业公司,创业公司需要有智慧的计划。

第七章:向钱看(Follow the Money)

1:2-8定律,投资回报的概率分布类似,普遍撒网式的投资可能颗粒无收。不遵循正态分布。只找最好的,因为只有最好的才产生最多最多的价值。

2:幂次投资法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管是投资公司,还是投资个人或个人投资。目的都是保证未来的价值提升。尽量集中优势资源,投资潜力领域。“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不一定合适幂次法则。

3:人也是一样,进入正确的公司,比在一个公司里面做正确的事情有价值。这就是个人选择职业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秘密(Secrets)

1:反问:哪些有价值的公司还没有被创建?

2:为什么好多人不相信仍有秘密有待发现?

我们的教育从小让我们要“积跬步、至千里”,要循序渐进,超过正常进度并不能多拿分数,如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范围内的事情,会得到更好的成绩。以至于在专业领域,人们也不热衷于探索未知领域,而发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打小闹的论文。

害怕犯错误。如果把自己的一生给别人都不相信的事情上,注定是孤独的。

3:任何不公平,都涉及到一个之前极少有人意识到的道德问题:在民主社会,一种错误的做法,只有当大多数人不认为他是不公平的时候才能延续下去。

4:相信秘密的存在。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5:如何发现秘密。关于自然和关于人,两类秘密。了解自然的秘密,不一定能了解人的秘密:了解电磁波的物理学博士,不一定能成为好的婚恋专家。寻找秘密的方法是:去怀疑那些常人从来不怀疑的地方。而找到一个秘密之后,既不要谁也不告诉,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开一个公司,将这个秘密变成一个创意,和公司内部的人分享这个秘密,才是合适的方法。

第九章:基础决定命运(Foundations)

1:好相处的人,难找。合伙就像结婚,合伙人的分歧就想离婚,嗯,像离婚一样丑陋不堪。最终,分歧会牺牲公司。

2:所有权、经营权和控制权的分配。运营者一般是创业者。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会出现问题。投资人一般希望越早上市套现越好,但运营者希望能让公司成长更多再上市。这就得来一个结论:董事会的人越少越好,三个董事是最理想的,若为公开上市,最好不要超过五人

3:大部分出问题的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存在了。

4:公司里面的每一个人全职工作,除非是律师、会计,远程工作也应该避免。

5:工资问题,ceo不应该领取超过15万美元的年薪,即使最过分,也不能超过30万年薪,否则ceo会变成一个政客而不是创业者。ceo工资不高也可以为每一个创业公司的员工树立榜样。任何形式的现金意味着现在,而不是未来。

6:用股权分配代替现金分配,是一个好的形式。但是这会带来既得利益者的问题。即使如此,股权分配仍然是最好的吸引员工的方式。(比如当初给facebook刷墙的油漆工现在暴富了,很多人大概会觉得不公平。)

第十章:打造帮派文化(The Mechanics of Mafia)

1:找到符合公司使命和团队建设的人

2: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

第十一章:顾客不会自动上门(If You Build It, Will They Come?)

1:营销和产品一样重要

2:不同的销售方法和获得客户的成本分析

3:大多数公司失败,是因为缺少一条有效的销售管道,而不是产品太差。

4:你就是销售员,我为自己代言!

第十二章:人类和机器(Man and Machine)

1:全球化的推进,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2:人擅长在复杂情况下,制定计划,做出决策,但不擅长大量的数据计算。而计算机相反。

3:人和计算机要互补。软件计算分析+专业人士的积极分析决策,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第十三章:绿色能源与特斯拉(Seeing Green)

1:清洁技术泡沫。必须正式如下问题:

A:工程问题。技术是否有突破性。

B:时机对不对。

C:垄断问题。是否在一个小众市场占据大份额。

D:团队是否合适。

E:销售管道是否通畅、足够。

F:产品持续竞争能力如何。

G:秘密问题:能否找到其他人没发现的独特机会。

2:特斯拉的分析。

A:技术。先进。奔驰和通用均有用其产品。

B:时机。获得某一个时刻的能源局巨额贷款。

C:垄断。在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份额最大。

D:团队。豪华。

E:销售。自建销售管道。长远看,节省资金。

F:持久。

G:秘密。清洁技术和社会现象结合。酷酷的车。

第十四章:创始人的悖论(The Founder’s Paradox)

1:特立独行的创始人?

2:创始人的重要性不是源于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而在于能使公司的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

结束语:停滞还是临近奇点

1:人类未来可能存在的4中模式

A:兴衰交替。

B:融合稳定发展。

C:走向毁灭

D:腾飞。临近“奇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0到1 ----Peter Thiel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bh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