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在古印度

心理学在古印度

作者: 伊木s | 来源:发表于2023-07-07 14:59 被阅读0次

    背景和发展

    古印度的心理学思想,其实和那个时候的哲学和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一定要往前追溯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500年,古恒河流域“吠陀文化”出现的时候。

    刚开始的古印度时期的心理学思想还没有成一个体系,还只是分散在当时的九个文化思想派系之中。

    首先是承认“吠陀文化”的哲学权威,“正统六派”的婆罗门教: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其次是不承认“吠陀文化”的“异宗三派”:佛教、耆那教和顺世教。

    随着古印度思想文化发展的越来越稳定,就直接造成早期的古印度心理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关注个人心理经验的意义追求,尤其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那些使人不快乐的因素。

    要知道,推动思想文化发展,离不开这些思想家、哲学家等这些人将现实社会和思想结合在一起。当个人心理经验的意义的研究不再满足于这些人的时候,便将目标对准了更大范围的人类认知方面的探究。

    理论发展

    第一阶段:对人类心智和行为的早期观察

    如果要分辨早期古印度心理学的痕迹,对人类心智和行为的观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辨别特征之一。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他们观察的群体有相对固定的对象:受过教育的人是如何摆脱在日常生活中不快乐的因素的。

    第二阶段: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探究

    实际上,这个阶段基本已经上升到对人类认知方面的探索了。但是,就像“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认知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当时不同的流派中,认知的理解都不大相同。

    唯独,有一个统一的假设:对现实的反应,比如认知、情绪和欲望,大部分都是扭曲失真的。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无论别人做什么,他都会觉得别人是在羡慕嫉妒自己。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缺乏对自己的认知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在大多数事情上误解了自己的位置。

    换个角度来理解,在梵文中,至少存在三个描述认知过程的词汇,分别是听说、反映和冥想,如果只是简单的从这三个词的字面意思也能大概了解认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个过程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概念:现实和我们看到的现实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用学过的哲学来理解,或许更清楚:现实就是物质,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意识,那么按照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所以,为了更好的让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影响人,就一定需要一个现实的中介,对于古印度时期,瑜伽和冥想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个人可以通过对个体的身体和思想的控制,来对精神进行约束。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其他形式的“洗脑”。

    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还有一点,是当时的思想家已经意识到疾病的发生很可能也来源于身体内部机制的不平衡,疾病是

    的一种表征。因此,通过瑜伽或冥想的引导,还能有效地治愈疾病。

    第三阶段:对人类自我的探索

    第三阶段的对人类自我的探索,源自古印度佛教:个体与心理一体性的认知。意思是说,每个人都被生命的诞生和死亡所束缚着,在人类探索生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而正是因为这个“自我”的存在,有了个体的差异性。

    古印度的心理学认为,这个差异造成的个体性是由社会状态所决定的。大白话就是说,每个人的个性是每个人身处的社会环境所塑造出来的。“个性”既可以让之后的人生一帆风顺,也能让人生遍布荆棘。

    然而,自我是复杂的,从而衍生了不同人格,甚至一个人会存在很多种不同的人格。那个时期的心理学认为,人格的种类有100多种,而这100多种均来自于四种基本元素和三种基本特征:水、火、风、土和贪、嗔、痴。

    没错,这些元素也是自由的,相互之间可以组成不同的类型。这就是最早的“人的气质说”。

    总结

    古印度心理学可以看做是哲学、佛学等思想的衍生发展,也是当时社会稳定之后的精神产物。很明显,当时对人类的探索已经初具心理学的雏形了,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为瑜伽和冥想等现实产物做宣传。

    另外,“自我”这一概念的探究对于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本我”、“自我”、“超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虽然这个概念大半是源于佛教的“自性”。

    因此,这也是古印度心理学的最大弊端,缺少科学性,充斥着强烈的神学色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在古印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fd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