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恶意》想到心理学

作者: 土逼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4-12 19:38 被阅读152次

话说对于阅读的习惯曾经让我觉得非常的自豪——因为从小学到读研只完整的看完一本书,然而从今年决定努力改变自己以前的习惯,当然从看书开始。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东野圭吾的《恶意》这本书,当人全身心的投入去干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本书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是习惯的悬疑推理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但是每一部作品的构思又绝不相同。在开学到现在的快两个月的时间里看的七本书中有三本就是东野的,当然还有两本是关于编程的还没看完毕竟是自己的专业书籍。我想了解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故事一开始凶手就承认了一切这手法完全颠覆了习惯性的悬疑推理类作品,但是在继续阅读后面在寻找凶手的动机的时候更是一种自虐而又享受的过程,因为无论你怎么猜测都会发现和后面发展的剧情完全不一样。当然习惯性的每次看完一本书都会简单的写点东西,首先让我联想到的就是曾经心血来潮但是很显然没看完的心理学书的相关内容了,但是对于我这工科出身且从小就不看书的良好基础肯定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文字搬运工。

第一印象会被投影放大直接印象影响对所留下这个印象的人或物的判断

书中在加贺看来野野口修的所有计划中最高明的一步就是运用了第一印象,在加贺他们追查杀人动机的时候一开始直接被野野口修引导到完全相反的方向,而能让警察按照错误的方向追查的最重要的就是凶手野野口修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对被害人的第一印象。因为被害人日高邦彦一直受到邻居的猫的骚扰,所以野野口修就把猫毒死然后巧妙地栽赃给被害人从而让加贺对被害人有了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在后面错误的推理才那么让他觉得合理。感觉再继续说这本书的内容就是剧透同时也会写的没完没了,所以结合现实情况来谈谈第一印象的影响。

就来我实验室发生的事说,研究生实验室的所有卫生基本都是靠我们自己维护,一次老师通知第二天打扫卫生有个同学第二天没去被老师发现,然后和这个老师私下聊天的时候他给那个同学的判断就是那人太狡猾只会做表面工作。虽然我没有工作但是可以想象到很多人都遇到这中情况,因为一次工作的不好表现被领导看到了,之后他在公司的事只要是涉及到领导的都会不怎么顺利,因为领导会把他的第一印象投影到整个人身上然后对这个人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是否准确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对于做出判断的人来说是基本没不利的而对于被判断的对象的影响是很巨大的。

对于这个第一印象的问题我经常琢磨,作为一名学生自然处在第一印象的不利一方,但是正确的利用第一印象也会让我们转向有利的一方。如果我们给别人留下的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后面的事会因为这个第一印象而顺利很多,但是这个第一印象是我们装出来的还是习惯使然呢。我想如果是装出来的那么我们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继续装让自己习惯成所装成的样子,如果是习惯使然那么后面的一切会很轻松。所以最终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平时的简单普通的生活中培养出优秀的习惯。

处在当前条件下有利一方时会忽略条件的真实性而不利方会怀疑真实性

故事发展到中期的时候,野野口修也是掌握了警察的这一弱点。在错误的引导下加贺他们查出了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和所谓的证据,在推理和证据基本证明日高邦彦是抄袭野野口修的作品导凶手杀人这一动机成立后,警察认为真相似乎浮出水面。因为警察在这些证据和动机以及推理下站在了有利的一方,所以他们忽略了这个证实他们的推理的证据的真实性从而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当然最终是在加贺的细心观察中发现了破绽。

这个点我也找不到很合适的例子,原谅我不会讲故事来印证着个观点。但是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旋风十一人》中昨天的两集可以某些程度说明,这个比较火是因为实验室有四个人在看我在旁边混着看了点。在球队的比赛输了后应该被淘汰,但是最终却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候补名额晋级。这件事的的利益方完全没有怀疑这个候补名额而是都在庆幸着这一幸运的结果,而不利的一方则怀疑这个候补名额所以散布这个候补名额的相关谣言。最终的结果到底是怎么样今天的电视剧内容会知晓,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在看到利弊的时候忽略产生这个利弊的条件的真实性。

因为利弊而忽略了判断条件的真实性,我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处理。因为我本是一个容易激动的人所以这一点在我身上是体现的很明显的。所以在面对着一问题的时候,首先学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好像cpu的中断优先级一样当一遇到事情就中断强制跳到冷静三十秒状态,这个说法比较偏专业性。然后学会寻找产生利弊的原因,接着证实这个原因的真实性。我想如果面对事情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算是经历,不论是事情发生的有利方还是不利方,不然那也就是只能叫体验下次还会再次发生同样的事。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形成的性格

这本书最后的结果也很意外,在加贺的细心观察和敏锐的直觉下还是找出了真相,但是具体的动机可以说凶手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因为童年时候母亲的偏见在他心中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恶意。而这个恶意最终在被日高邦彦发现了关于野野口修中学时期一件校园暴力事件的真相后爆发。然后凶手才部了一个局让所有人都认为是因为凶手和朋友日高邦彦的妻子发生恋情,然后谋杀日高邦彦未遂而被迫成为他的影子作家。看到最后既佩服野野口悠的缜密计划,同时也不不得不为加贺恭一郎的执着和敏锐的观察敬佩,然而也感叹一个童年就埋下的深深恶意。

其实从东野的另一部作品《白夜行》中我就看到了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形成的性格这个心里学的认识,故事主要突现的是雪穗和桐原亮司的悲剧而又令人震撼的爱情,但是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童年的不幸的经历形成的性格。电影《魔警》中的吴彦祖饰演的角色王伟业也很明显的突显了这点,因为童年和家庭原因导致他形成了行事矫枉过正的性格从而有了后面的故事。所以一个人都童年经历会都他今后的诸多行为都有影响。

对于心里学的这一观点我想是得到普片的认识的,但是如何面对这一问题我的认识是——在我们整合自童年时代起形成的性格时可以发现不利的一面然后尽量减少其对自己影响,同时在整合自童年起形成的性格时可以对其进行修正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小就在贫穷的农村家庭长大,种种原因让我从小就有那种既有自卑而又极强的自尊心的性格,所以在做事的时候总会担心做事失败时别人的看法,所以很多事我都不敢或是不愿意去做。从大学开始到现在读研,我不断的修正自己自童年起形成的性格,尽管到现在我依然保存这种性格但是在我的努力中它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小是事实。

相关文章

  • 由《恶意》想到心理学

    话说对于阅读的习惯曾经让我觉得非常的自豪——因为从小学到读研只完整的看完一本书,然而从今年决定努力改变自己以前的习...

  • 由心理学想到的

    曾几何时,心理学也是年少的我的一个梦,高考填报志愿时自己迷迷糊糊的跟随了时代的潮流,选择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这...

  • 由《青春》想到回忆,由回忆想到曾经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

  • 由野餐想到……

    好几年前,当过一阵驴友,走山串岭披荆斩棘不说,关键是在野地里就餐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驴友们自带着锅和炉灶,水和各种食...

  • 由衣服想到

    说起衣服,首先想到的一句话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确实没错。 对于买衣服的概念,从小到大学都是父母带着去商场店挑选衣...

  • 由“时令”想到

    深秋,因孕期快到,身体笨重,所以请母亲来照顾我。 一天清早,母亲拉着我去逛菜市,我一眼就看上了那些又大又红的西红...

  • 由书店想到

    说起书店就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了,先看的电影,感觉比书更生动,女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爱书爱到痴迷,每封信都...

  • 由聊天想到

    最近联系了一些同学,不经意聊天间大家谈的都是收入多少,哪里买房话题。 有的同学曾经是班里的风云人物,现在却还是拉低...

  • 由看病想到……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河西走廊曾经的重镇,一下子被药商包围,大街上最炫的商业网点,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时尚气息,牢...

  • 由门锁想到

    最近买了一套二手房,比较不习惯的是,大门上的一把三星智能锁。 这把锁开门有4个步骤: 1、将手指在指纹盒前金属边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恶意》想到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hw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