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有佳人(其二)(原创)

作者: L李红艳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4:51 被阅读85次
词中有佳人(其二)(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让人心襟摇荡了,过目难忘了。

原词:

                                    菩萨蛮

                                作者: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释义:

        弹起音色哀愁的古筝,演奏一曲《湘江曲》,一声声,把湘江春水绿波荡漾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随意挥洒,用心传达幽怨之情。

        面对宴席上的宾客,她的眼如秋波流转,筝柱似一行斜飞的秋雁。当弹到最伤心的时候,她那春山似的双眉,就低垂下去了。

品读

        词中所写女子是一位教坊乐女,古筝“演奏家”。教坊不同于妓院,是中国古代的舞乐机构,该女子应该是教坊演艺人员吧。

        白居易笔下有位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确实功力不凡;但我觉得张先笔下这位古筝演奏家应该更专业些

        专业表现一:她不仅指法流畅,节奏快慢把握的好,而且能做到将声化形,用旋律变化将绿波荡漾之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以声摹声要技高一筹。

        专业表现二: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也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但哀怨和忧虑几乎贯穿始终,神情没有太大变化,而且琵琶女之演奏是借它曲抒己怀,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而张先笔下的这位筝女不同,或许她也有幽怨,也正因如此,才对《湘江曲》理解更深,演奏更到位。但她在演奏时,还是更尊重乐曲本身,她不仅做到了将乐曲的情感更好地表现了出来,并且也做了情随乐转,情曲交融。纤指划过琴弦,幽恨“细”“传”,一“细”一“传”,就将乐曲里情感的微妙变化演奏了出来,幽恨何须言语诉,在乐曲里流荡,在琴弦上颤动,至于是什么样的幽怨,听者慢慢品味就是。演奏进程中,她眼波流转,那眼波清丽明亮而绝不轻浮;相反,那是浸透在音乐里的从容和专注,是演奏者本身的陶醉和享受,是宾客不敢亵渎的演奏者之尊严和高贵。弹到伤心处,不由双眉紧蹙,黯然神伤。曲行情转,一切的神情变化都紧跟音乐而行,这应该是演奏者的专业素养吧。

参考书目:《宋词三百首》复旦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词中有佳人(其二)(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

  • 词中有佳人(其三)(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让...

  • 词中有佳人(其一)(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眼,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就已经...

  • 词中有佳人(其五)(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让...

  • 词中有佳人(其七)(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眼,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让...

  • 词中有佳人(其四)(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

  • 词中有佳人(其六)(原创)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

  • 佳人(其二)

    谁家素衣女,国色争天然。 依窗姿迷媚,敲键若拂弦。 忽而失声笑,又蹙峨眉巅。 适落珠玑雪,隔窗私耳边。 环座皆俊逸...

  • 赠佳人(其二)

    文~范乘风 五月花飞去 入夜多繁星 不知佳人处 可曾共清风

  • 【五绝】钓春

    原创/竹月文林 其一 澄澄潭影岸,漾漾水中央。 美女抛长线,芳菲钓满裳。 其二 园林桃李熟,塘岸草亭香。 斜竹佳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中有佳人(其二)(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j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