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品倾人目,再品倾人心。不要说浩如烟海的宋代全词,单说《宋词三百首》里的佳人已经让人心襟摇荡了,过目难忘了。
原词:
浣溪沙
宋代: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释义:
楼角处一缕晚霞刚刚散去,杨柳淡黄色的新叶深处,乌鸦已悄悄栖息。一位佳人正在月光下,摘取清丽动人的梅花。
她微笑着,捻着香蕊芬芳的梅花,回到房里,她垂下帘幕,遮掩着窗纱。东风吹得又冷了一些,就像到了夜间一样。
品读:
我猜想这位佳人是一位少女——一位冰清玉洁、似乎远离尘世的如仙似玉的少女。这样的女子在宋词三百首里不多见,词人能用这样清新干净的手笔去写这样一位女子也是不多见,词人流露出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爱慕也是不多见。贺铸还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远远望见佳人,便生出“锦瑟华年谁与度”之意念,相比之下,在这首词里,贺铸显得庄重了许多。
起笔写景,景为人设,几笔勾勒,飞白留足。 词中那楼只能是飞檐一角,词中那柳只能是鹅黄浅淡,词中的那月只能是初升新月。一个含羞待放、情窦未开的女孩子,一个还没有经历过情感波折、世事沧桑的女孩子,在诗人的镜头里或只会留下令人遐想的背影,或只会留下顾盼神飞的眼睛,或只会留下一抹浅笑,或只会留下生尘罗袜……
月伴梅映,冰清玉洁,暗香浮动,不染纤尘。既然无缘睹其容貌,词人只能想其神态举止。笑,怎样的笑意?怎样的眼神?怎样的嘴角?由你去想。“捻”不常用,用于此处却妙。“拿”字太俗,毫无动感和姿态;“捧”又嫌花枝太多,反压了人,不合意境;“拽”则粗野了些;“执”则僵硬了些;而一“捻”字则神情兼备,意境具现——寒梅一枝足以衬人,人得寒梅而爱之喜之怜之护之。“更垂帘幕”,护花还是惜人?惜人还是惜心?既然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将息些岂不更好?
参考书目:《宋词三百首》复旦大学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