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多刺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10:04 被阅读0次

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恨事: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看了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2》才知道,这三大恨事不都是她的原创。

《海错图》是由明末清初的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所见所闻的各种生物都画在了这个图谱中,旁边还有他的备注和诗文。

虽然他的画工一般,但这部书仍旧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是300多年前古人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总结。受时代、学识所限,书中的记载真真假假,有的还很夸张,就像《山海经》的故事,但看起来很有趣味。

此书在清雍正年间被太监苏培盛带入皇宫,深受历代皇帝的喜爱。如今,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错图笔记》是博物学家张辰亮对《海错图》的一番详细考证,书中充满了考据和旁征博引。

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对于占地球表面七成的海洋,认识了解的远远不够多,相较于星空宇宙,海洋也同样深邃浩渺,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等待着人类去探索认知。

出名趁早的张爱玲后来定居美国,过得不尽人意,可能是思念她的家乡魔都,研究起了《红楼梦》,并写出了一本考据《红楼梦》的书叫《红楼梦魇》。

这三大恨事就出自这本书里,原话是这样: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前两恨的原创是宋代的名士彭渊才,他的完整版是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大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曾巩)不能作诗。

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另外两个是刀鱼、河豚,它们都是洄游性鱼类。

鲥鱼平时生活在海里,等到快产卵时就开始游进河水中。 它不光游进长江,也游进钱塘江、珠江。

鲥鱼虽然刺多,但肉质非常细腻。鲥鱼在古代还是皇室的贡品,明清两代都有专门的“鲥贡”。

做鲥鱼时,鱼鳞不能刮。鲥鱼的鳞下有一层脂肪,一刮鳞,脂肪也被刮掉了。这层脂肪最香,蒸鱼时,它会沁入鱼肉。

鲥鱼的经典做法是清蒸,配以香菇、火腿、笋片、酒糟。吃过的人对它的评价是三个字:透骨鲜。

什么时候的鲥鱼最好吃呢?按照书上的说法,是那种刚入江、游到江浙地区时的鲥鱼最肥美。

鲥鱼进入淡水后几乎不吃东西,只靠消耗自身的脂肪,越游越瘦,等到游进江西,就成了皮包骨,已经没有多大吃头了,甚至还被起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瘟鱼”。

因为滥捕、污染、修大坝等原因,如今鲥鱼在长江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珠江、钱塘江也同样没见过它的身影。市场上卖的鲥鱼,都是外国进口的。来源有两个,东南亚的长尾鲥和美国的西鲱。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相信不久的将来,鲥鱼能够重返长江、珠江、钱塘江。

相关文章

  • 鲥鱼多刺(六)

    小学生文笔。ooc怪我。 24 转天方博在许昕怀里醒来,脑壳子生疼。 许昕赤裸上身,长臂横过来圈着方博的肩膀,下巴...

  • 张爱玲《人生三恨》

    新东方董大师卖鱼的时候忽然讲起了张爱玲的鲥鱼多刺,由此说到了人生三恨: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 ...

  • 《金瓶梅》写过的鲥鱼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这鲥鱼该有多好吃,能让大才女对它的多刺,恨恨不已? 在《金瓶...

  • 行将就木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海棠无香,也不是鲥鱼多刺,更不是红楼未完。海棠无香但是有文人骚客的宠爱,鲥鱼多刺可是人们依然喜...

  • 康熙与红楼梦

    张爱玲所言平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因为鲥鱼纵然鲜嫩美味,却无奈因多刺而无法尽...

  • 《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缺失,成了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痛

    张爱玲有句名言,“人生有三大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鲥鱼多刺,可以吃其他没刺的鱼;海棠...

  • 红楼未完!?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鲥鱼已经绝迹了,多不多刺自然已经无所谓了;海棠...

  • 苦瓜炆三泥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可见鲥鱼味道鲜美是其他鱼类难以企及的,但这种鱼旧时可是西江里最为...

  • 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古时候,人们常称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四大喜事”,与之相对,著名文学家张爱玲曾认为...

  • 人间四月天,鳓鱼正当时

    一、大腕鲥鱼 女人都有小资情节,这大概和张爱玲有关吧,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鲥鱼多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l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