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共赏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May.16 美丽,有时也是一种危险(下)

May.16 美丽,有时也是一种危险(下)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5-16 05:00 被阅读0次

    解读《万物简史》5-2 美丽,有时也是一种危险(下)

    文/杜豆豆


    超级火山爆发的威力,难以想象

    超级火山爆发的威力,难以想象

    1

    一次超级火山爆发留下的粉末,居然能飘散到1600公里之外,引起大量古生物死亡。这样的威力,着实让人惊骇。

    科学家们开始审视自己脚下的这个星球。到底这地底下是什么结构,蕴藏了多大的能量呢?

    从地面到地心的距离为6370公里。起初,研究者们想来点直接的,比如打井。如果直接打个井,仍块砖头,也不过45分钟就能到底。真的行吗?没人成功过。显然,地球内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这挡不住科学家们的热情,通过地震波的研究,他们发现了更多地球内部的秘密。

    1906年,爱尔兰地质学家奥尔德曼通过地震仪推断,地球有个内核。之后,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发现了地壳和地幔的界限——后来被称为莫霍面。丹麦科学家莱曼发现了地球液态的外核和坚硬的内核。

    地震波除了让我们对地球结构有了基本认识,还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地震。

    两位地质学家,里克特和古滕堡,发明了两次前后发生的地震相比较的方法。从此,震级的名称也就莫名其妙地成了里式震级

    里式震级听起来像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其实不然,它只是一个根据地面测量结果武断地得出的地球震动的次数,然后用指数上升的方式表示了出来。比如,地幔深处的7级地震,未见得比地面以下6公里处的4级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大。

    2

    震级发明后,人们发现了一些地震的规律。

    比如,地震常常是测不准的。历史上记载下来的最强烈的地震,大概是1775年万圣节的里斯本9级地震。那场地震把里斯本变成了一片瓦砾,造成6万人死亡。可震前,没人测得到它是9级。

    而且,地震相当普遍。全球范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两次2.0级及其以上地震。

    最常见的地震会发生在两个板块相接之处。板块之间互相推搡,随着压力增加,就会发生地震。两次地震间隔的时间越长,积聚的压力就越大,地震波及的范围就越广。

    象东京这样一个“等待死亡的城市”,就经常需要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它恰好处在三个构造板块的相遇点。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据说有20万人死于非命。科学家预测,东京的地下张力已经积聚了80年,几千万人口随时可能面临死神的威胁。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

    另外,还有一种深藏不露的跨板块地震。虽然少见,但几乎完全无法预测,因为它并不在板块相接处出现,而且震中很深,波及的范围很广。这种地震,更让人担心。

    比如,美国1811年12月16日午夜降临新马德里的地震,人们眼瞧着地面翻起一米高的波浪,张开的裂口几米深。这次地震甚至震塌了600多公里外的烟囱。至今,仍让当时的目击者心有余悸。

    3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觉得自己对地球内部了解的太少,没法满足好奇心。无论如何都要想想办法。

    起先,他们想到一个直接方法——钻孔。陆地上的地壳太厚,先试试海床,结果是失败。

    那就到陆地上碰碰运气吧。最有韧劲儿的是苏联人,钻了19年,达到了12262米的深度。虽然连地壳的三分之一都没到,但却发现了一些和想象完全不同的事实。比如,岩石的结构,地下的温度,还有浸透了水的深处岩石。

    想象很圆满,现实往往让你大吃一惊。

    可地球深处什么样,还是一无所知。科学家们只好找了个间接方法——通过观察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进行推断。

    现在,对地球内部,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很少。

    我们仅仅知道,脚下的地球可能分为4层——一个岩石外壳、一个由炽热粘稠的岩石组成的地幔、一个液态的外核和一个坚实的内核。或许,里面还会有一个浓缩的液态金属元素带。

    地壳是地球史之初突然形成的还是渐渐形成的,地质学家们也莫衷一是。至于地壳的厚度、软流圈的存在、组成地幔的物质、地核的温度和状态、磁场的形成等等,都是地质科学中尚未解决的谜题。

    4

    而接下来,让我们揭晓另一个谜题——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1600公里外的火山热点——美国西部一个美丽的国家公园。它的名字叫做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有气势宏伟的间歇喷泉、美丽斑斓的彩泉、宁静的湖泊、奔流直下的大瀑布,还有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群,秀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科学家们会告诉你,这些美丽的风景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可如果你真的跑到公园里去找火山,你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按照常识,我们一般会认为,火山都应该象富士山那样,顶上有个破火山口的火山锥。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并不造山的火山。这种火山威力更为强大,它们会一下子破土而出,留下一个沉降式大坑。黄石公园就属于这后一种。

    黄石公园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火山口并不在公园里。事实上,整个公园本身——9000平方公里——就是破火山口。如果你拿不到航拍的公园全貌照片,你是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5

    黄石公园其实就是一座超级火山。它坐落在一个巨大的熔岩储藏所上。

    这个岩浆储藏所下达200公里,上达地表形成超级热柱,直径约为72公里,最厚的地方有13公里。想象一下,当你在公园漫步时,你是踩在一个多么巨大的火海上。

    这样的一池岩浆,一旦爆炸,灾难难以想象,足以把黄石公园及周边地区顶出半公里之高,1000公里以内无处躲避。那些超级热柱,会喷出毒气,造成类似恐龙灭绝的可怕事件。

    根据目前所知,黄石超级火山第一次喷发在1650万年前,从那之后,大概喷发了100次。如今,地球上还没有哪次近代的火山爆发可以和它相比拟。200万年前的那次,单是火山灰就足以把纽约州埋在20米的深处;而60万年前那次,火山灰铺满了美国西部19个州。

    超级火山爆发还会大大影响气候。比如74000年前苏门答腊北部的多巴火山爆发,带来了长达6年的“火山冬天”,几乎将人类灭绝,全球人口骤减到不到几千人。

    对黄石公园来说,除了火山爆发的潜在危险,你还会遭遇经常袭来的地震、随时发生的热液喷发、无法预测的岩崩、不小心掉进沸腾的热水池等等,要去那里游玩,你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美丽,有时也是一种危险。

    但生命力是顽强的,哪怕身处极境。

    就像生物学家布罗克夫妇发现的那些极端微生物,就算生活在黄石公园翡翠池高温高酸的水中,它们也一样适应得自在,长出了耐热酶玩了般化学魔术,来完成基因的复制。

    聪明的生命能不朽,因为选择了适者生存。

    那么,生命本身又是如何找到自己出路的呢?咱们下次接着讲。

    黄石公园翡翠池

    (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ay.16 美丽,有时也是一种危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lu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