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抉精要以会通》有感

作者: 芝麻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0:25 被阅读124次

斧樵兄:

来信收悉,知兄安好,就放心了。

我一直记得“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平时,也喜欢用这句话来表达对那些做事得心应手、独树一帜的人的敬意。

弟认为,这本《抉精要以会通》书里的作者们就是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的人。

通常,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书的内容,对这本书的来源以及其衍生的一些学问和课题,并不都是有兴趣过过脑子和思考一番的。

钱钟书先生曾对一位想拜访他的外国女记者说:“您知道鸡蛋好吃就可以了,何必非要看看下蛋的母鸡呢?!”

这话显然是他不想被记者打扰而幽默的婉拒。

但用此话的意思,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一些读者的心态,那就是我看书就是了,又何必非要深究是谁写的、为什么而写或者书的后面还有什么门道呢?

这其实也是读书人和研究学问的知识分子的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就如同厨师和食客的区别一样明显。

然而,《抉精要以会通》一书里的各位作者会围绕着书籍、作者以及文化现象、时代背景等等情况,拈出一个又一个的题目,画出一个又一个问号,来进行探讨和考证,表现出了“刨根问底”的精神,他们既读书也著书。

他们擅长对一个问题或者课题,旁征博引、各抒己见,相互论辩,把丰富的学识不断地开花散叶,让学术的范畴逐步扩展;有的观点进而形成了一种学派,影响指导、延伸拓展这类课题研究的潮流和走向,毫无疑问他们是一群肯于钻研做学问的人。

读了这本书,弟有四个感悟:一是各位作者读书多,学问大,知识储藏丰富;二是共同具有怀疑精神和较真地态度;三是他们下笔有理有据,以探讨研究为主,用语谦虚,不称霸;四是观点特立独行,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的论述内容非常广泛,我记录了两篇感兴趣而且收获较大的知识点与兄分享:

一篇是《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作者章培恒,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

他指出:“《西游记》的明刊本和清刊本或者署朱鼎臣编辑,或只署华阳洞天主人校,或署丘处机撰。署名为吴承恩作,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西游记》,是依据鲁迅先生、胡适先生的考证。其依据是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一文记载。”

章培恒先生对这个依据是有疑问的,他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很有可能并不是吴承恩,于是引经据典列举了很多的论证资料,并加以分析、判断,以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从文章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研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所选出的各种论据,都有出处,为了进一步做到资料更为充足,甚至还对《西游记》中出现的乡音土话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通过这些来判断作者的写作习惯和到底家在何方。

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认为章先生分析的有道理,摆出的事实也足够让人信服,使弟对《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也产生了疑问。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还有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书籍,我一定拜读,以便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辩论,解疑释惑,增长知识。

另一篇文章是《关于<金瓶梅>词话本的几个问题 》,作者黄霖,原载《文学遗产》2015年第3期。

请兄稍安勿躁,黄霖先生只是对书籍的版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据:

他说:“现存基本完整的《金瓶梅词话》有三部,一是1931年在山西发现的,当时被北平图书馆购得,1975年归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台藏本);二是1941年日本发现的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有一部(日光本);三是1962年发现日本江户时代德山藩主毛利式家传藏一部(毛利本)。

据黄先生说:“这三部书并没有收藏在图书馆,所以不能借阅。”这也给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他还是想方法设法地克服了。

这三部书,经黄先生研究对比指出:“台藏本品相最佳,毛利本可能最先印刷……后来的大安本、古佚本、联经本是三种影印本……大安本力图忠于原本,古佚本是忠于原本的意识不强,当时印刷条件也有限;联经本主要目的是盈利,(有些内容)故意造假。”

读完这些,弟的眼界大开,很是佩服作者的细致用心。

黄先生在研究版本的过程中,对三部书中的一字一句,标点符号的清晰与否、存在与否,都详加比照,以更好地判断三部书的年代及谁先谁后,考据精神真是非同一般。

真得感谢学者们辛苦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播,也更感慨这世上能够研究的课题实在是浩如烟海,不知有多少学者正在孜孜以求,要弄个明白无误啊,他们辛苦的著书立说,对我们来讲真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啊!

弟体会是:开卷有益,读书就会有收获,细辨其义,哪怕只是记住书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也足以让你触类旁通,收获满满。

《抉精要以会通》这本书籍的出版是最近的事情,它是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中的一卷,并没有告知印刷了多少册数,我估计是不会很多,而且我想购买这类丛书的人也不会很多。

但是,让人敬佩的是,能在如今官场、商战、“心灵”鸡汤、屌丝逆袭、神仙鬼怪、盗墓挖坟、健康指导等书籍最为“盛况”的时候,依然出版有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此类丛书,复旦大学这种承继先贤、光大学术的态度和付出,真可算是一股清流了。

兄误放在“花卉养殖”里的《金瓶梅》是什么版本的?

    祝兄愉快!

                                                                                                              弟海力

                                                                                                        2018年11月30日

相关文章

  • 读《抉精要以会通》有感

    斧樵兄: 来信收悉,知兄安好,就放心了。 我一直记得“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平时,也喜欢用这句话来表达对那些做事得...

  • 七律•读书有感

    读书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有书的日子是色彩斑斓的!读书,有感,有诗。 七律•读书有感 经典悠长读不完,精...

  • “你可想好了?”老舵公沙哑的声音传来。 “入此路,踏彼岸,滚打红尘,悟天地至情; 留此岸,驻此路,驾舟大千,看世间...

  • 抉择,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那时我们就要做出相应的抉择,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都会因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有些人或许会...

  • 白底的黑, 黑底的白, 勾芡一副烟花的绚烂, 却在片刻后予黑色的孤寂,白色的空旷 在十字路口中彷徨 无法抉择,是迷...

  • 不要以为她们真的在“玩”

    2019-04-08 星期一 晴 不要以为她们真的在“玩”——读《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有感 在图书馆拿到这本绘...

  • 国庆之日,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党报纪念毛主席这篇文章值得一看!

    书海掣鲸毛泽东 ——读《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有感 【读书者说】 一、书海弄潮 毛泽东爱读书,读了很多书,这是大家都...

  • 杜娟21日读《答友人问》有感

    杜娟21日读《答友人问》有感: 致良知的功夫就是遇到事要以良知而行,用是、非做判断,是就还它个是,非就还它...

  • 如何“妙笔生花”(篇一)

    读《谈写作》有感,这是我读朱光潜老先生的第二本名作,深感其内容博大精深、孜孜不倦。先生学问周正一流,又兼具时代的精...

  • 杜娟读送宗伯乔白岩序有感

    杜娟21日读《送宗伯乔白岩序》有感……先生说“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不专于道就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抉精要以会通》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m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