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澜
✔
第一次去县城上初中,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第一次离开妈妈。
因为体味,也因为一个舍友说漏了嘴——说有脚气,全班的男生都隔离她,甚至路过她的身边,都会是嘲笑鄙视的神情。
也因此,她不知道自己变得有多自卑,一开始就会哭,还会想妈妈和妹妹,所以妈妈在县城带了她一年。
后来,她一直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相处,性子敏感、易怒,常常陷入一种思维的死循环。她更不知道如何去对待一个男生,甚至是害怕去接触,有时候还会想起,那些嫌弃的目光。
身边也有朋友告诉她呀,不要在意,都会过去的。过去了又怎样呢?伤疤还是在的呀。
✔
所以她把自己紧紧的封闭起来,朋友很少,也不愿意去主动交流,有什么事,都一个人撑着,高兴时一个人高兴,伤心时一个人伤心。她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些,就表现出对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仿佛没心没肺。
一个人多好呀,不必去考虑很多,到高三的时候,她向班上一个坐在讲台旁边的同学表白了,写了小纸条。她觉得每次抬头看黑板,都能看见他,觉得他很好看。不知道为什么会去表白,她不知道那是不是喜欢。
第二天,男生就告诉了其他男生,还是和她最合不来的那个,所以她很轻易的就生气了。她想,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呢?被老师发现怎么办?男生都爱起哄,这便是她最害怕的。
她其实不喜欢那个男生,从开始到分手,也就在体育课的时候,在小树林里聊过天,手都没牵过。
上大学了,他们说了分手。她也习惯了一个人过,有时候会和舍友一起吧,但是她觉得,她融不进去,她很敏感,她也想和大家开开心心说话,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相处,不知道该说什么。
✔
后来她熬夜看小说,上课打瞌睡,只要不挂科就好。可能慢慢的还是有所改善吧,她开始能和室友聊上几句,也有了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所以朋友找她倾诉的时候,她从来不会拒绝。也会想尽办法安慰她,讲讲自己的爱情观。
理论讲的多精彩呀,那是因为她还没遇上喜欢的人,她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之间的爱。
后来她开始了网恋,认识两天男生就说在一起,她不喜欢听歌的,但把他发给她的音乐,都听了很多遍。她陪他聊到很晚,这只是在学校的时候,放寒假了,他忙着摄影,忙着跑步瘦身,没时间陪他。
期间,她的生活费被骗了。她给他说,他就说了报警,再没有其他,就去忙自己的了。她开始想,她很欣赏他的才华,但是,她认定他们可能都不会见面,而她似乎第一次体验到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她害怕这样会失去自我,再心痛,也说了分手,那是她第一次尝试,被自己控制住了。
✔
再后来,她遇到现在的男朋友,两个人在互相最脆弱的时候,遇见了。她本不会对一个陌生人怎样,止乎礼便可。她刚开始对一切都表现得不在乎,但不知不觉中,她已经习惯了依赖这个人,渴望他的陪伴,舍不得离开。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陪伴,什么是男女朋友。他们遵守着自己的本心,在网上聊了四十来天后就见面了。
他们没有陌生感,她羞红了脸。她想,这就是爱情吗?很奇妙。
朋友说,她很单纯。她笑笑,说:单纯没什么不好呀,我没有心思去算计别人,别人对我好一分,我可以奉献十分,因为觉得值得。如果一个人对我不好,我不与他相处便是。
其实她从来都不知道怎样去打理人际关系。
小吵小闹也很多,本来天南地北的两个人,是需要时间磨合的,刚开始她还很淡定,对于男友的表现不置可否,他愿意付出,她就接受,同时,会试着去依赖一个人。
✔
《诗经》里有句话: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慢慢的越来越依赖了,不是物质上,而是精神上,极强的占有欲,容不得一点点小忽视,不知道是不是被宠坏了,开始会撒娇,会索求,会哭闹,会任性。
慢慢的,她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从来没那么在乎一个人,在乎他的一举一动,在乎他的态度,在乎他的关心,在乎他在想什么,在乎他的健康与安全。在乎到,她忘了他们其实首先是两个人,然后才能是他们。
她不管怎样都把他放在第一位。
她从来没有那样依恋一个人。
所幸,他也那样依恋她,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他问:你在干嘛
她说:在写文章,还没写完
他问:那写到哪里了?是句号、问号、还是感叹号?
她说:句号
他和她吵吵闹闹,最终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像句号一样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