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易逝,容颜易老。”这句话对女人的青春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所以女人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得不正视结婚的问题。
为了在最好的年华遇见那个对的人,女人们大多在毕业后就开始被父母安排相亲。因为对于父母而言,相亲比自由恋爱要靠谱很多。可真的是这样么?相亲就会一帆风顺,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吗?今天无心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大龄剩女的相亲故事,她的名字叫芳芳。
01
我叫芳芳,今年29岁,是一名大龄剩女。我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家境不是那么富裕,而且我奶奶一直卧病在床。父母一天到晚都忙着工作挣钱,以承担我奶奶的治疗费和我的学费,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什么时间管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很小就比较懂事了,尽管家里没钱给我上补习班,但我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由于父母本来就忙,而且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我正确的指引,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毕业后择业工作,都是我自己拿的主意。
为了照顾奶奶,也为了能帮父母多分担一些,硕士毕业后我没有去北上广深之类的大城市,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正巧赶上公务员招聘,于是我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胜在待遇优厚,朝九晚五还双休 ,是大家公认的“铁饭碗”。而且我也藏了一个小心思,那就是公务员在相亲市场上尤为吃香。
到目前为止,我在相亲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三年了。抛开那些条件明显不匹配的,我见过的相亲对象差不多也有三十多个人,然而却没有一个能和我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02
按照相亲通常的套路,讲究个门当户对,如果双方条件差不多,介绍人就会牵线撮合一下。小姨有次给我介绍了个相亲对象,却把我气得半死。但她是家里的长辈,又是好心,我只能忍了。于是回家向我父母发脾气:“你们闺女有这么差么?如果没那么差,这都给我介绍的是些什么人?是不是只要是个男的,我就得去见见?以后可不可以麻烦他们介绍对象的时候先了解清楚了再说,别什么歪瓜裂枣都给我介绍的。”
小姨是开社区超市的,跟什么样的人都打过交道。我相亲的事父母自然也拜托过她,让她留意下合适的人选。
有一天小姨和一个女顾客聊天,得知他有个外甥32岁了。他的名字叫阿海,至今依然单身。小姨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下情况,就给对方说自己有个侄女也还没找对象呢。
然后就这样随随便便的把我的联系方式给别人了,除了知道男方在美国,其他一概不清楚。我父母却觉得能够出国的孩子,一般来说混得都还算不错,可以接触一下试试看。
03
在我的眼里能够出国的一般都是留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小期待。我本来认为联系我的会是一个优质的海归男,结果没想到最先接到的反而是对方母亲的电话。她说阿海还在美国的华人工厂务工,过年就会回家省亲,想先要几张我的照片,发给她的儿子看看合不合眼缘。
我本来想着和优质的海归男相亲,这倒好,本尊没见着,到和他的母亲先相上了。虽然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出于起码的礼貌,还是耐着性子和对方多聊了两句。没想到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位我想象中的海归优质男,高考落榜后,就直接出国去打工了,这算起来都有十几个年头了。他只有高中文凭,不但不会说英文,在那边工厂每天还需要工作至少12个小时,而且没有节假日。我简直怀疑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打黑工,不然怎么会这么辛苦。
先不要说我本来就有点反感这种父母代替子女相亲的行为,就拿学历的差距来说,我这硕士生能跟高中生有共同语言么?更别说我们两个人三观的差异该有多大了。而且阿海在外务工多年,现在都还没有买房,也不知道还要在外面打工多久。他母亲还美名其曰这叫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务实而不空想。在我看来这就是目光短浅,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没有规划,还谈什么未来?
最终我们的聊天不欢而散,看起来是因为我不肯给照片,实际上是我根本不喜欢这种相亲的方式,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呵,这就是所谓靠谱的相亲?
无心有话要说:
当旁人问大龄剩女,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她们一般都会说:“都可以啊,只要合适就行,没啥其他的要求。”乍一看,看似要求很低,其实“合适”这两个字却暗含玄机。究竟怎么样的男人才能被叫做“合适”呢?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谁知道呢?这要大龄剩女们自己才有着最终的解释权。
这也是大龄剩女经常被人们打上挑剔标签的原因。其实她们也不是挑剔,只是没有把“合适”详加阐述,所以才会这个看不上,那个选不中,给人造成了挑剔的错觉。
所以相亲的时候,还是尽可能地把自己想要的人所要具备的条件说清楚,这样虽然介绍的人会少一些,但相亲对象的定位会更精准一些,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相亲只是一种寻找爱情的途径,它能让我们认识更多的人,从而有更多的选择。但最终相亲能不能够成功,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还是要看对方能否让你觉得“合适”,能否让你敞开心扉。
我是无心呓语,你有心事,就来找我。
点击“关注”,你就是属于我的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