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在您看来这句话有道理吗?”孔子说:“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再怎么祈祷也没用。”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是一句民间俗语,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但是孔子说,如果得罪了上天,讨好谁都没有用。佛教里就讲: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因为担忧不好的结果,所以遇神拜神,遇鬼拜鬼。菩萨就不会担心结果,菩萨只担心“因”,有因必有果,所以,不要种下恶果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采取以偏治偏、釜底抽薪的方法,批驳他说:“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再怎么祈祷也没用。”,意思是你想谄媚投机取巧,不以道事君待人,连根本都没有了。所以说,管他是奥还是灶,都不需要谄媚,只需要对的起天!孔子所说的“天”即“道”。也就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对得起我们的良心。
所以,孔子的坦荡荡,就是来自于他从来都不会去谄媚讨好他人,而只是坦荡荡做自己该做的事儿。你让我做官,我便可以做官,你不让我做官,我也有自己需要去做的事儿,所以这就是孔子的凛然正气!
这句话,带给我太多震撼了。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事情去做。而不是始终追随在别人的世界里,终生无法作自己,这是最憋屈的事情。
这也就让我想到了那句话:“最成功的人,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一生”的含义!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
子入大(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郰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呢?进了太庙,事事都要问。”孔子听见后,说:“这才是礼啊!”
孔子是真的不知道才每件事都问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如果孔子真的没有去过太庙,即使在书上读到过,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也是会有疑惑的,那当然需要每件事都问一下表示确认。
这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也是很普遍的一种状况啊。就好比我们在书上看到了奇珍异宝,当看到实物的时候,也会又欣喜又惊讶,然后再三确定,这个就是书上的那个宝物吗?
但是,有些人的确是不问的,即便不知道,他也不会问。因为他们生怕别人知道他们不知道,所以佯装知晓。(引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其实这就是怕丢面子呀。但往往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做错事,不和于礼,反而出丑。
所以孔子才说,这才是礼啊,就该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更况且,“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礼乐也是会有差别的,不搞清楚了,难道等着出丑给别人看吗?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一般不知道的也是会问的,但是每次到了寺庙,就变得不敢问了。因为接触佛教其实也是很长时间了,但是对于如何拜佛,我始终是一知半解的。我也不敢问,生怕别人笑话我,你都学佛这么久了,连礼佛都不会?后来皈依了藏传上师,礼拜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我才好好的学习了藏传礼拜的形式。但是对于去汉传寺庙的拜法始终还是不太规矩的,所以,学完今天这一课,既然不好意思当中“问”,那也私下里偷偷去请教学习一下吧。
那么如果孔子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什么都知道,可他又问什么要见到什么都问什么呢?那就是表示尊敬。这就好比我们进到别人的家里,看到别人收藏的字画,我们如果认得出得话,也要保持好奇。因为这是一种尊重、认真、认可和礼貌啊。
所以说,这也教育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多问一些,总不会有错的。但这种“问”,一定是要真诚谦和的,而不是佯装出来的,不然也就成了谄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