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态度
这是我今年年初在读书的过程中,忽然钻进脑子里的想法。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一直在去看别人是如何做的,看别人的工作方法,看别人的处事态度,然后揣摩学习。直到某一个瞬间,再被与其他人比较了很多次之后,我忽然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像她一样呢?像她那样处理问题,像她那样联系客户。那我是不是可以有我自己的特色呢?就像穿衣做事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和做事方法,谈判工作也是一样。我为什么要一直模仿别人呢?我为什么不去发现我自己的特色呢?
比如说,我是一个慢性格的人。做事喜欢把细节都做好。但是在脑筋急转弯的地方,就容易堵车。那么我就可以发挥我自己在细节处理上的优势,至于没有快速的脑子,那我要么去找到一个partner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要么就是积攒更多欣赏细节处理好的合作伙伴。想通这一点之后,我便不再为自己感到为难。之前总是怕被同事和领导看见自己的短处,每天汇报工作都掖着藏着,这样反而让自己更加不自信,也错得更多。可是当我决定把自己的态度发挥到最大值,去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忽然发现自己自信了很多,每天都可以洋溢着精神饱满的去工作。虽然知道自己有j不如别人的地方,那么就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足够长。当别人选择合作伙伴或者评价我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记得住的是我的优点,而不是总是比别人短半截的弱项。
二、我的坚持
我喜欢金融,我喜欢生意。但是老爸一直说,我不是这里的虫。可是即便这样,我也愿意向身边的人去学习。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独当一面。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谈判,按照自己的设计去一步一步走的稳。就因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在工作上,我习惯去听别人的意见。总觉得别人经验丰富,说的做的想的肯定比我好。另一面,我觉得这买卖是老板的,老板让做咱就做,老板不让做我就撤下来。我就是听令的。刚刚看电视剧《大浦东》里面有一个片段。业务员赵海鹰给与自己合作的企业去请第二笔款,老板一开始批了这笔款,但是同时有另外一个业务员也需要公司付款。老板就拍板暂停第一个项目付款,先付第二个项目的款。我立马就被代入其中。我知道,如果是我,肯定是老板不让付,那就跟合作伙伴解释暂时付不了了款,在等等。我完全不会去考虑这样言而无信是否会违约,是否会影响双方之后的合作信誉。我唯一在做的就是听话。听老板的话。一名员工听领导的话,这没错。但是真的要什么话都听吗?如果是这样,这个职位上的人,是我和不是我,有什么不同呢?我总是抱怨不被领导看到,总被当作素人。现在我才想到,是因为我的不争取不作为,才让自己成为可有可无替代性极强的打工者。而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去跟老板据理力争,最后得到了60%的付款。虽然没有原来多,但总比一毛没有好。
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去探寻自己的特长,并且不断把这项特长变成自己足够好的标签。同时,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该谈想法的时候,就要大胆的说出来。虽然一开始的一两次,可能会被嘲笑或者批评,但是看见了缺点,才能去有针对性地改正自己,才能让自己做的更好。一切以把事情做好为前提,只要能把事情做好,暂不顾自己是否会被批评。我觉得这是我在之后可以去努力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