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 首发“百家号” ,ID:随风静水, 文责自负。
尚未在北方定居之前,北方给我的印象就是最初去西北银川看到的清澈、透明的蓝天,空旷、寂寥的原野。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全无此感觉,灰色天空、高楼林立、人潮涌动,属于自己的只有巴掌大的天空。
初次去东北是长白山,已是九年前。《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载歌载舞的朝鲜人民不断浮现眼前,仿佛要去一个久远的地方。
东北的天空在一片片辽阔无垠黑土地的映衬下,一朵朵、一层层白云的点缀下,蓝得动人。
在前往长白山的途中,印入眼帘的是绵延相叠的山峦、郁郁葱葱的青纱绿账,广告、标语、店面招牌上皆是与汉语相应的朝鲜文,多少有点异域风情。以致于把导游,这个吉林女孩看成朝鲜人。导游说,长白山的天气似女孩的脸,说变就变,江泽民曾三次前往长白山都没看到天池的美景,这次就看我们的运气了。能否与美景相遇,也是缘。长白山的天池恰似那神秘女郎,真想一睹面纱下的风采。
翌日一早,带上雨具、厚外套直奔天池,我们走的是北坡这条旅游线路。先是乘景区观光车再换乘越野车上天池。短短半小时车程,让我体味到不同于游乐场过山车的惊心动魄。如此多的转弯,全是上坡,一般的车、一般的车技绝对开不上去。左转右转,左歪右倒,过山车的刺激,蜿蜒而上,拍下的全是模糊的照片,真佩服师傅的车技,这么徒的坡、如此险的路还开得那样快。在一片尖叫声中下了车,还有些余兴未尽。
站得高离天近,伸手可摘云,天蓝得醉人。旅游旺季,还需排队上天池。山上果然凉快,穿上厚外套,又在拥挤的人群中等出了汗。有两条登天池的路线,据说B线可看到朝鲜且不用排队,但大家都愿意排队等A线上天池。越是不易得到越珍惜。为美等待是快乐的,她果真没让我们失望。
没有雨、没有雾,惟有阳光,她把自己的美丽慷慨展现给我们。天池如盆,水面如镜,池水碧绿清澈,映出山的倒影、天的倒影。传说长白山天池是王母女儿发脾气时扔下的镜子,想必神仙们清晨起来都要来此照照吧,我们自然看不见,也看不见自己的倒影。我们是俯瞰天池,不能近观、不可触摸,那是上天的礼物,几分神秘让我想起西藏林芝的巴松措。同样碧绿清澈如镜的水面,巴松措散发着婉约之韵,长白山天池则是雄伟壮丽;一个可以平视,一个只能在俯瞰中仰视。在自然之美面前,我们惟有敬畏,抛开尘世烦忧,获得片刻宁静。如镜水面映不出我们的面容,却能照见我们灵魂的浑浊。几百年来你一直伫立在那,无论我们如何为你震撼,也只能瞬间逗留。柔柔阳光映着冷冷池水,暖意在心底升起。我只能用相机留下你的面影,回到喧嚣尘世偶尔把你想起,愿静谧之美在心底生根,静等花开。
从天池下来,前往绿渊潭。山青水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似曾相识的景,在四川的九寨沟、西藏的林芝见过,没有震撼,却被一种柔柔的温暖笼罩着,有江南水乡的曼妙,有北方山川的豪迈。置身其中,犹如不小心走入桃花源,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达26米,瀑布落于巨石后流入深潭。恰蓬中午,没有起雾,无法欣赏水雾弥漫的人间仙境。正午阳光穿过青松洒入潭中,绿潭幽幽泛着金光,微波荡漾,隔绝了尘世的炎热与浮躁,我也想学那武陵人,留恋不愿归。喧嚣都市、森林高楼,人浪翻滚,阳光打在身上也不觉温暖。这沁人心脾的绿呀,无论多么躁动的心也会平静。美景不能永驻心底,一颗安静的心需层层浸染。
"长白山地下森林”,几分神秘、几分新奇,深深吸引我们这些首次来长白山的游客。长白山已是森林,怎么地下还有森林?原来因为火山活动,造成大面积地层下塌,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谷壁高50-60米,谷底长2500—3000米。谷底古树参天,巨石错落有致,据说下面还有野生动物,我只敢站在栈道上俯视与远眺,好一个绿色世界,好一个林中之林。在西双版纳野象谷,坐在缆车上俯瞰原始森林,也不比在此处感受真切。倘若真敢置身于谷底深处,到绿色海洋中畅游一番,尽可体味远离尘嚣的静谧,原生态的生趣吧。
一幅幅美景在脑中掠过,我只能做那观画者,无法置身其中。瞬间感动,匆匆而别,幸而有文字记之,偶有翻起,已渐渐朦胧的画面方复又清晰。
多年来,因时间受限,旅行多在旺季。没有时间自由,心灵也难自由。尽管到了异地,却是将都市的热闹间接搬了过来。内心无法安宁,再美的景也难洗净浮尘。
我只能是游客,不过用图片、文字略微记录。异乡终归是异乡,始终站在画外,留下些许浅浅足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