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
问题:笑来老师提出的时间不可空,自己才可空,为什么?
动机:如何学会和时间做朋友,和钱做朋友…等等。
重点察觉:心智 、人人都能用英语、时间是朋友、交流守则、思考、兴趣、行动清单、倾听。
*重复了两次速续,同事对某些感兴趣点进正精读。总时间为3小时。
------------
开启心智
一个人必须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以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
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中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是,那一瞬间,时间无须管理,他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
没有足够能力去区分一项任务是否重要、是否紧急。
心智
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它包括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
有些知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严重无法马上摆脱。
80%以上的职业并不是过份依赖天份,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累积。
既勤奋又懒惰
既聪明又愚蠢
嘅勇敢又懦弱
速成绝无可能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需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滿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沒办法一蹴而就。
完美永远不存在
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一直前行,一直累积,一直成长。
与时间做朋友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最可怕的不是效益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
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看他是否现实。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通过不断地记录、思考、反省,你会越来越善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他们的影响。
人是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他只会自顾自己一如既往地流逝。
时间是不可能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一切都求累积,深信累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他就是你的敌人。
估算时间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出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规实施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意外)
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
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任務---》陌生---》熟悉---》避免意外
及時行動
现在就开始
时间是现实的朋友,不现实敌人。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的常态。
勤能补拙 的前提是 接受现实
行动清单 p.67
Ex.

方法
反覆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一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画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时段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他,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过他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
蕃茄工作法 P73
(有冇太多,时间太紧,不适合)
记录开销P83


上述三组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就会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效率
所谓效率,是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衡量的。
再在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流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合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以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如果一个人把大部份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是以工作为成就为导向的人。10-6.18工作-3.82享受
如果一个人把大部份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滿足为导向的人。10-6.1享受-3.8工作
黄金分割率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事有对白色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阙失清楚的认识。
列表
可视化--白板,或便条,随时随地可看到。
验收(作業、反馈)
主要手段
试错、观察、阅读。思考,准确地说,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片,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流动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学会倾听
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的疏忽,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克制"过早质疑"p215
为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算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在听的过程中有两种状态:
接收(避免盲从)和排斥
排斥状态会是一个人处于永远冇进步的状态,因为拒绝接收。
有效的聆听:
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于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但倾听过程的记忆难道要讲出去多,打断说者几乎总是不好,不礼貌的行为。发现自己遗忘了太多讯息以致于无法理解会造成巨大而有无法解决的压力。
盡量避免
*工具:笔记、照片、录音
有效倾听、有效理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
准确地讲,那些隐含的讯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
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想,很多原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就会自动浮现。记住要点,肯定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
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帮助说者这进入倾定状态。
听而不闻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自己状态不佳、心不在焉的时候,马上停止谈话
通过努力、通过累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交流手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总是在不停地变化
*任何观点都是平等的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紧要"互相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通过观察和阅读吸取他人的经验
興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鼓勵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像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与行动的人。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绝对不要盲从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所有的成功,本质都是一样的。先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想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他自会给你耐心相应的回报。
团队验收机制 P.117
凡事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 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那些技能,再确定他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以后制定长期计划, 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教思不用心p.165

知识星球:在茫茫已有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将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
总结:
真理就是时间找不住,摸不着,不可控,可控的是自己。创造自己,和时间做朋友,并给予耐心,对正确目标持之以恒,就能成为那个卓越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