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散文
烟月江南  水墨姑苏

烟月江南  水墨姑苏

作者: 墨染馨香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13:11 被阅读0次

          “  明月清风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今至姑苏见,人家尽枕河,黛瓦粉墙,青街水巷,书堂画舫,锦屏鸳鸯,唐风汉韵,古色古香,所有百炼刚皆化绕指柔。“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天青色烟雨中,是那令人沉醉的旧光阴:寒山寺的钟声明心见性,大运河的忧伤如泣如诉,沧浪亭的诗志寂寞了千年。凌波不过横塘路,锦瑟年华谁与度?涉江采芙蓉,误入藕花深处。不如就在寒山的古刹里、在木渎的香溪里,在苏州的评弹里,在昆曲的唱腔里,揽一怀晓月霜天,做一场游园惊梦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而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这个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亦是“江南六镇”之首的梦里水乡,不知魂牵梦绕在多少华夏游子的乡愁里。来到周庄,第一眼打动我的正是她原始的古朴和静谧,宛如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江南女子,自有一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绝世容颜。落霞影孤鹜,秋水共长天,仅仅是这水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便极尽了周庄的浪漫和风情,突然就理解了徐志摩的那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而在周庄的水光潋滟、树影婆娑里,让人亦甘心与她的长厢厮守。“吴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因水成巷,因巷成桥,“咫尺往来,皆顺舟楫”,那一条条小小的乌篷船,摇曳在清澈的水面上,便载着周庄的年轮,从恒古驶了向未来。

        告别周庄,继续向姑苏城进发,便先到了城外的寒山寺。这座千年古刹,因高僧寒山而得名,但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却是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意象密集,意境优美,读来有幽怨落寞之感,是当年落第诗人愁苦心境的倾诉。据说客居姑苏的诗人,正因为夜半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第二年科考便金旁提名。如今的每年除夕,寒山寺都要举行敲钟仪式,钟敲一百零八下,是为来年祈福:“钟声响,烦恼消,智慧长,菩提生。”走进寺内,但见黄墙碧瓦、苍松翠柏,古树参天 、禅意幽深,钟楼的那口大钟格外引人注目,也许佛门的智慧就在那日日夜夜的晨钟暮鼓钟中,听着听着便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临近姑苏城的时候,已经夜幕降临,进了运河上的画舫游船,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水面上吹来的习习凉风,带走了最后一丝暑热。夜晚的姑苏实在太迷人了,两岸流光溢彩,绚丽的灯光倒映着荡漾的水波,桨声灯影里的古运河,夹杂着江南丝竹的悠扬旋律,如梦如幻,有着惊为天人的美。船缓缓开动,带着我们环游古老的姑苏城,经过胥门的时候,我特意打量了一下,想起当年伍子胥临终留下遗言,要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放在城门上,说要亲眼看着吴国为越国所灭,这里的执念和遗恨该有多深啊!他本是楚国人,父兄为楚王冤杀,他一夜白头,侥幸逃脱,到了吴国,帮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并建了这姑苏城。为报仇血恨,灭了楚国之后,还将楚王“鞭尸三百”。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他以死,他以死为咒,笃定吴国必为越国所灭,果真他死后九年,越灭吴。

          到姑苏,自然不能错过最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其独特的风景特质本就极富建筑学借鉴价值,况且其精神内涵还深具文学、史学、美学、甚至哲学意义。我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知识储备,怕是无法通达其深意,所以此行的目的只一为寻景,二为寻诗,直奔沧浪亭而去。沧浪亭和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在现存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当年含冤遭贬的北宋诗人苏瞬钦(字子美),流寓吴中,以四十万钱购得五代十国孙氏废园,倚势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命为“沧浪亭”,纳园外萦回之葑溪入景,自成一派情景交融的风月山水。沿复廊入内,园内景物多不加雕饰,自然为美,都维持着旧貌,未经损毁。踱进翠玲珑,院落内外,万竿摇空,竹影粉墙,还真有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感。此外,还有“仰止亭”,取诗经“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之意。只是如今情景依旧,苏子美诗韵难寻。当年这位以《汉书》下酒,诗文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的大才子,可是风光无限的。出身世家,相门之后,都被贬为庶民了,还能以四十万钱购一弃园,可谓真不差钱。关键还有才华,一篇《沧浪亭记》也足以媲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为支持范仲淹新政,为朝中小人构陷,遭销籍为民的重罚,心高气傲的苏子美心中始终愤懑不过,幽忧以终,年仅四十一岁。苏子美家世优越,相传又集颜值与才华并存,若真能一直寄情山水, 隐居避世,想必亦可无宠无惊安然一生,可惜子美终是丈夫志,书生意气,将相情怀。

        出了姑苏城,本想找一下唐伯虎的桃花坞,可惜没能如愿。“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都以为唐伯虎一生风流倜傥,红袖添香,日子过得要多潇洒有多潇洒,可能真是被周星驰的电影给骗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只能用命运凄惨来形容了,读过余华《活着》和沈复《浮生六记》的都知道,这两本书的情节走向如出一辙,只是余华的文笔深刻而犀利,沈复的文笔唯美而忧伤。可唐伯虎的人生几乎是就是这两本书的加强版原型,他天赋异禀,才比天高,诗、书、画均堪一绝,是才子中的才子,却一生落魄,困顿不堪:出身市井,家世算不得优良;无意间卷入“徐经科考舞弊案”,横遭牵连,仕途无望;却偏偏命运还从二十五岁这年开始,给他开起了一个又一个玩笑,父亲,母亲、妹妹,妻子、孩子在两年之内相继离世。从此以后,他形单影只,开始执笔花酒间,流连舞榭歌舫,醉生梦死,“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后来他的字画多落款“白虎”二字,而煞星白虎,是为大凶之兆。所以,世人都道唐伯虎放浪形骸,离经叛道,又有几人能理解这背后的辛酸与不甘呢?

          对水乡情有独钟,是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木渎是苏州又一水乡文化古镇。当年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馆娃宫,三年伐木,五年始成,“木塞于渎”,故为“木渎”。历史上所谓红颜祸水,大都声名狼藉,尽管她们从来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西施却是例外,并且还传说最后和范蠡一起泛舟江湖了,只是并无史实依据。历史上范蠡的通透清醒,是无人能及的,后世也只有张良稍能望其项背了。“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韩信,忍得下“胯下之辱”,终没有逃过“功高盖主”,可以十面埋伏把项羽逼到其面楚歌,却“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韩信丢了性命,萧何污了名节。只有张良及时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创办书院,授书孩童,身名俱得以保全。而范蠡本也是楚国人,说来也怪,春秋吴越争霸背后的智囊团竟都是楚国人,楚国自古出人才,少明君啊!他当年不满楚国黑暗政治,拉着好友文种一起投身到越王勾践门下,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功成名就之后又激流勇退,泛舟五湖,并给好友文种去书:“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说越王此人“可与共患难 ,不可与共乐”,后来文种果真被勾践赐死。离开越国,范蠡此后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以济贫,最后以古之罕见高龄八十八岁于陶地寿终正寝,世称“陶朱公”。相比于江南首富沈万三,红顶商人胡雪岩,范蠡为商之境界亦是高明了不少。才以治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做官,能功成而不居,经商,又财聚而不守,范蠡实是古今第一传奇人物。

          此番姑苏之行,最意外的惊喜是听到了纯正的苏州评弹和昆曲。评弹,吴侬软语,轻拢慢捻抹复挑,琵琶弦里诉相思,是江南女子最婉约的情怀。作为世界殿堂级舞台艺术的昆曲,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诗意、舞蹈轻盈飘逸。最为著名的自然是那出《游园惊梦》了,来源于汤显祖的《牡丹亭》。汤显祖算是把情写到了极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时间前后只差三年,在没有网络的十六世纪末,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几乎同时创作出了代表着他们对爱的讴歌的两部不朽作品,在东西方的舞台上唱了同一首爱的赞歌,莎士比亚让爱超越了仇恨,而汤显祖让爱超越了生死。

          撑着油纸伞,独自徜徉在这江南幽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指尖触到的都是一段段斑驳的岁月和沧桑,站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交汇处,那些过往的故事和鲜活的生命会与我们以心灵融合的方式在思想中复苏,不断的提醒我们回头看看来时的路。烟月不知人事改,都说因为一个人会爱上一座城,其实不是,爱上一座城,或许只是因为城里一道道生动风景,一段段青梅历史,没有因果,无关风月,只一眼,便觉世事悠长,山河无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烟月江南  水墨姑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en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