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不同的两本书,却同时提到了“盲区”一词。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乔哈里窗,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乔哈里窗把人们的信息或意识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是沟通中的共识区,双方享受有信息完全对称;
第二种,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信息,叫作我的盲区;
第三种,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叫作你的盲区;
第四种,我们都不知道的信息,这是特别“可怕”的一类,因为它是沟通双方共同的盲区。
如果不是认真的内观自己,大概在很多时候我们是很难了解到自己的盲区吧,日常里被各种头衔、光环包裹着,又或者是被各种快速信息夹杂着,似乎有种无所不知的本领,用老人的话说“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哈哈,其实最烦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满桶不响,半桶咯荡咯荡吧!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初读这句话的时候有些费解,一个人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呢?随着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这些年,因为职责所需,总会有一些从未涉及到的人和事摆在面前,不得不去面对,不断扩宽自己做事的边界,了解到自己常态化以外的事物,也真是应了那句“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在很多个茫然无助的时刻,我也会质问自己“为什么这么无知呢”?
每一个人能够与自己为伍的人,一定都有他的过人之处,毋庸置疑。
成长中有过一段经历:曾经有位外派干部当了自己领导的领导,从言语谈吐到处事风格,与当时的领导完全不搭,可能习惯了一种模式后忽然跳跃到另一个频道,我们办公室几个人都有些不适应,年轻时也会抱怨一二。后来,直接领导开导我们说“他能够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只不过我们接触的面里还没有发现。。。”事实确实如此,虽然他分管我们的工作并非他的擅长,但在其他版块却表现出了卓越的一面,这个人这个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在成长的轨迹里埋下了一颗善意的种子,以至于后来,当我单枪匹马时,我看谁首先都看到的一定是对方的优点,哪怕每个人都会有不足,当我在评价一个人时,一定是会用她的优点去掩盖她的缺点,这样的思维也让我变得更加通透与豁达。
还有一个点,其实特别感谢现在还可以批评指正你的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只是当一个人站得越高时,越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了,这是极为可悲的,每次听到“盲区”这个词,总会在内心反复的问自己“我的盲区有多大?都在哪?”,当然,书读得越多的时候,也越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大概也就是保持着这种新鲜感,才会有更多学习的动力吧!
《思辨与立场》里讲过,如果你还有烦恼,一定是因为思维方式错了,就这么简单。
拥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及思维方式,准确捕捉到自己的盲区,做有效的倾听与改善,感受自己内心些许的小变化,坚信自己一定会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