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因公到珠海看望三十年前的老同事张工,一起聊起过去的事,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张工比我晚到深圳,开始我们不是在一个车间,工作没有很多交集,最多也就是点头之交。后来,机缘巧合,我们一起去青岛、营口、西安、成都、防城出差,这一下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可以用“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来形容。你会问为什么呢?
那听完慢慢道来,我们那时候出差,因为级别低,加上我们也愿意省点钱,所以我们出差祝酒店是住一个房间。另外,我们是从深圳当时的准一线城市去到营口、防城,那不就是下乡吗?当然,一起扛过枪可能会理解不了,那我告诉你把,当年我们工余时间去峨眉山玩,那天因为酒吧给我们乱算钱,我们差点和人家干了起来。
因为出差的关系,我和张工也就慢慢熟络起来了,后来我调往张工负责的车间负责质量,那我们的接触就更多了,也就更加熟悉了。只不过张工后来离开了我们集团另谋高就,但是我们还是时不时会有联系。对了,去年我们一帮同事还一起去参加了张工六十大寿筵席呢。
周四在珠海再次邂逅张工,那自然很高兴,言语之间,我们会聊起过往的开心,聊到某位同事时,张工还会马上电话或微信去问候一下。此时此刻,我感到张工时性情之人,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尤其,现在张工的工厂是生产200L大钢桶的工厂,而我们在1996年也是有这样的大桶生产线,站在车间,听着那轰隆隆的机器声,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回到我们当年一起并肩战斗的青葱年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