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在我出生之前,父亲在一所乡村小学里教书。据我的母亲讲,那时候父亲每个月有30元的工资,生活勉勉强强过得下去。在那个年代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缺吃少穿的年代里,据说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也是很不错的。
在70年代末我的大姐,二姐相续出生了,如果当时父母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只生了她们俩,想必后来的日子应该不会很艰难。但是似乎,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我的母亲又怀上了我,我想他们应该希望我是个男孩。可我偏偏还是一个女孩儿,生我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赶上了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第一胎是男的就不能再生第二个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就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我有了两个姐姐,所以我就是超生的。因为超生,当我出生的时候接生婆说是个丫头,善良的母亲没有抛弃我,我的曾祖母说丫头就看你的命由你了,你想成为谁就成为谁,我出生以后父亲只能被迫辞去公职回家务农。当时我认为他们是这么想的,既然都没有公职在身了,嗯,怎么样也想再生一个男孩吧,就这样后来又有了我的小妹,再后来又有了我的小弟。毕竟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也是常见的。我们家有五姐弟,隔壁家他们也是有五六个兄弟姐妹的。
所以,我们的童年异常的清贫。虽然清贫,到底也不曾让我们饿过肚子,最难的时候吃过玉米粉蒸的糕,还有蒸熟的木薯,红薯和芋头。他们吃过的米糠和树皮我们是没有吃过的。就是没什么肉吃,但都是能够吃饱,有饭有菜。只是印象中有一年大旱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交给了公粮,正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曾经去田里割了稻谷,炒干了再磨出米粒来煮粥吃,那些炒过的米有一些淡淡的香味最是难忘的了,也是唯一的一次。都说养儿始悟父母恩,拉扯大五个孩子又谈何容易呢,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父母体会最深了,但他们不曾抱怨。欣慰于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遗憾的是岁月如白驹过迹,孩子们大了自己就老了。父亲走的那一年刚好72岁,是突发心梗走的。走的前一天还骑着自行车去逛街,所以有时候我觉得特别的遗憾,没有好好的陪陪过他。因为长大以后的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城市,一年到头的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放假了才家。
我们小时候住的房子是泥巴土坯房,房顶上是木梁结构盖着青瓦。房子都是父亲和母亲一砖一瓦自己造的,也可想而知要做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么大的毅力。他们终于修好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宽敞的院子家园。母亲是一个很懂得知足的人,我父亲办了什么事,得了什么东西她都说好。他也常常在我们面前说爸爸是多么的棒!比如说父亲在农闲的时候会砍来很多的树枝,打了篱笆桩,把院子围了,然后呢在篱笆桩下边再种了几棵丝瓜或者是南瓜,过了几个月篱笆墙上开满了花,结满了瓜。以至于这样美好的一些场景在我久居在城市之后仍然历历在目。
父亲在房前屋后栽了,龙眼荔枝柚子树,李树桃树和番石榴树,当果树开满花的时候那些从城里来的亲戚就喜欢来照相。到底是房屋比较简陋,但那是我温暖而幸福的童年。我的母亲空闲的时候就会编织很多的篮子农具,是用来挑稻谷用的或者是挑农作物去田里劳作的时候用的,邻居家没有,他们来借的时候也都有的给他们借,家里的李子和番石榴也吃不完,路过的人是可以随意吃的。父母亲都是温和善良的人,村里大部分的人都称他们叫大哥和大嫂。我的母亲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女人,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女高中生,因为那个年代要读书,要评阶级,因为我的外公比较勤劳,勤勤恳恳开了些荒地种了一些八角树,所以母亲当时评的富农,所以她未能去参加考试。这件事情让母亲一辈子意难平,不知有多少恨命运不公和遗憾在心里。后来我觉得母亲有时候爱絮絮叨叨,跟这件事情有极大的关联,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却被告知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常常念叨自己生不逢时。
在和爸爸结婚以后,在我们出生之后,父母用勤劳的双手努力的抚养我们长大,那样的艰辛现在也无从体会了。在整个童年的时光里我们都是被疼爱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很爱孩子,我们在院子里打闹嬉戏,在夏天的晚上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看天上飞过人造卫星的时候,看院子上空的北斗七星比划着连成一个勺子的样子。都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旁。妈妈,为什么星星会走,不,那是一颗人造卫星。
他们把每个孩子送进学校叮嘱我们好好学习,但后来也迫于经济上的压力我的二姐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大姐和二姐在我上学的时候常常给我寄学费伙食费,在学校期间也得到了叔叔的赞助才得以完成学业。我这是一路走来得到的帮助太多了,遗憾的是我现在也没有什么谈得上成功的,希望那些爱我的人都会过得更好。我的弟弟是个学渣,他很聪明,也能说会道,修车修电器像是无师自通。有时候他会到街上去摆个摊帮人家修理电器,在家务农,后来我的亲戚跟我说,你弟是个勤快人,我们也不能拿别人的成功附加给他去参考,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让一个学渣去考试不太现实,让学渣好好读书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放弃了去改变他人,如果在家种地,他觉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那他就算是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