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格初识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05:43 被阅读11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81: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在新教育行动中,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行动指向于什么?语文的人文性指向于什么?

应该指向于小学生的人格。

要谈人格,首先要搞清人格的概念内涵,理清他与道德、品格、习惯、能力、气质、性格、文化之间的关系。

引自百科:

人格

词义: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解释

1.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

老舍《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2.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3.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词典解释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独特性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人格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

2.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3.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4.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人格又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根据以上描述,统合性说明人格这个概念几乎可以包含刚才所列举的所有下位概念。所以我们在论述小学生教育的时候,可以用人格来进行总的描述。功能性是说他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功能强大的人格。稳定性,说明教育的作用可在学生的身上维持极长时间,又因为可塑使教育可以发挥作用。独特性说明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教育所培养人的人格内涵也要发生变化,比如新时代,环保就成为人格的必备内涵。

人格具有功能性,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是由某一项心理特征和品质决定的,而是由完整的人格来决定的。人格的健全程度,就决定了贡献的大小。

当我们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智力特征、能力特征、品德特征等等活动中,往往容易失于偏颇,看不见整体。必须在众多概念中加上一个能够包揽全局的概念:人格,才能用整体视野中去关照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健全的人格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的人格就是身心健康的统一。健全的人格就是能力与品德的统一。健全的人格就是认知和实践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表述中,人格是一个上位概念,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是下位概念。但把个性和人格并列,不够恰当,人格中就包含了个性。这句话这样表述比较恰当:“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神圣使命。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社会服务。”

这个认识具有实践意义。为我们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落实,找到了具体的对象,落实到学生的人格培养上。为我们语文能力的训练找到了内在的依据,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就是在点点滴滴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进行什么样的交流。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注重实践,可以看做是语文浪漫的积累。人格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实践是检验和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心智健全,品德优良,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必然能够在应试中取得优良成绩。只关注应试,必然只能培养人格畸形的人。

人格能够被关照,他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格具有可塑性,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关照自己的人格,塑造自己的人格。这是一种最强的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最强的自学。仅仅关注课堂上的自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把课堂上的自学与人格自学紧密的结合起来。

从人格培养人格自学的角度来关照魏书生老师的教育历程。当我们惊叹于他不怎么教知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千方百计的在引导学生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人格健全强大,学习就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比知识自学更重要的事情是人格自学。抓住了根本,才能事半功倍。

除了个体的人格,还有民族的人格,国家的人格。鲁迅先生在审视国民性的时候,实质上他把社会的衰败落后,归因为社会人格的不健全。这是从社会人格的角度寻找国家衰败的原因,从用文艺改造社会人格,来挽救国家命运。

个人的人格,具有强大的功能性。那么班级的人格,学校的人格,国家的人格,民族的人格,也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个人的人格需要塑造,国民人格也需要塑造。

朱永新教授在强调阅读的重要形式,阅读上升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所做的努力和鲁迅的方向是一致的。

从人格的角度来观察教育,会发现许多要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小学生人格初识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81: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在新教育行动中,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行动指向于...

  • 小学生教养(孙玉生编辑整理)

    小学生教养 人格健全是做人的核心。人格中包含健康人格、高尚人格和独立人格。高尚的人格主要...

  • 新四型人格理论诞生记

    新四型人格理论诞生记 初识四型人格,在德国克里斯蒂娜 . 乌尔班《你的孩子与众不同》这本书中。 向来喜欢研究性格...

  • 《九型人格》——发现自我,洞察身边人(1)

    初识《九型人格》是在一堂课上,没想到会把人分为好多型人格,这也激发了自己好奇心,以此决定读上一读。 海伦·帕尔默,...

  • 初识五行人格

    学习五行人格课程,由墨尔大学蔡亮华老师主讲。以下是个人上课记录的一部分笔记,感恩老师智慧。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 初识九型人格之九型人格的简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一种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新方法,他就是九型人格。 在介绍九型人格...

  • 九型人格,了解自己认识他人

    初识九型人格,了解自己 这两天通过学习道宝国际培训中心的人际沟通课程了解了很多关于性格和9型人格的各类特点,对人的...

  • 亲子日记(32)学习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1

    2018.4.14 晴 较冷 今天学习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收获颇多。 要让孩子学...

  •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八

    养成和塑造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人生有重大的意义,通过不断地强化行为可以内化为认知和人格。中小学生年龄还...

  • 初识九型人格心理学

    前不久的一天深夜,接到了景老师的电话,电话的那头说:“元老师,你们承办九型人格心理学讲座吧。”听完之后,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生人格初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v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