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斯基在投简历并加快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学习。
比如,最近通过写几行爬虫代码,把红杉资本中国已投资企业的名单爬取下来给了自己很大的成就感。
想想以前从页面上手工摘录信息的整理表格的方式简直像是刚能直立的猿人在用计算机一样。
惨不忍睹。
工具改造我们的方式,进而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影响。在这个工具快速更新迭代的时代,快速学习使用新的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为自己赢得更多学习和休闲的时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也因此,对每个不甘于被时代淘汰的人来说,很不幸又很幸运的,成为终身学习者是一种宿命。
在学习Python Numpy库的array时,我一开始不太理解二维数组的概念。
我原先以为,一张个人信息表综合的个人特征,比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学历”,已经意味着更多的维度了。
但这些特征构成的表头,不过是二维数组的一个维度,他们一起构成了“1轴”(axis = 1)上的索引。他们在单一方向上的堆叠,并不能还原一个活生生的人。
至于“0轴”(axis = 0)的方向上,可以堆放不同的人,“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姓名在“1轴”上也是一个特征)。
“0轴”与“1轴”相互垂直,构成一个二维的表格。
昨天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对维度的错误理解,源于忽略了方向。
到三维数据,其实就是垂直堆放在一起的数据表,就像书桌上堆放的书籍,垂直于桌面,可以不断向上堆放,这就是第三维。
所以“2轴”(axis = 2 )是垂直于“0轴”与“1轴”的,这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三维的空间。
那么四维空间,就是再增加一个带有方向的轴,与前面说到的三个轴都垂直。
注意,这个轴一定要有方向的。
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四维空间里,第四个轴就是时间轴。
它跟空间中的三个轴方向分别相互垂直,我们没办法直接观察它。
也因为它是有方向的,所以我们总是从现在进入未来,而不是从未来回到现在。
但是,时间轴可以被我们操控,电影就是现成的例子。
不妨把电影看成三维空间抽掉一维之后,保留时间轴的一个“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时间是可以被操纵的,因而我们可以把电影倒着播或跳着播,虽然倒着放内容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的问题会变得更加有趣。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生活不是“五维空间”里的人制作的电影呢?
还记得《星际穿越》(Interstellar)里爸爸利用引力场以摩尔斯代码向Murph传递黑洞信息的场景么?
当他置身五维空间,Murph的人生在他面前就是一场巨大的立体电影,他可以“拖动进度条”,找到Murph所在的“空间”。
梦里不知身是客他成了那场四维电影的唯一观众。
那时候,他是多么孤独?他发现其中奥秘时,又是何其充满希望?
我们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也生活在五维的空间里呢?
还是说,我们本来已经生活在五维空间,第五个轴我们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兴许物理大神们已经有答案了也说不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