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篇文章,声情并茂地告诉养孩子的家长:孩子“被欺负”时,鼓励他们自己打回去。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权益和意识维护的姿态。
那个时段,经常看到此观点被传阅。
对于这个听上去鼓励“热血和勇敢的道理”,在早教和幼教一线工作过、接触过大量实际幼儿社交实景的人,应该能体会其中的不切实际。
这观点更像迎合了身处激烈社会环境中,成人自己脆弱内心那份“我们绝对不能吃亏”的不甘与执着。
很小的孩子,他怎么有足够眼力和反应判断别人是无意触碰,还是故意侵犯?
比如A撞到B,A跑开,B一转身发现C在身后,认定是C打自己,“报复”在C身上,这笔乱账怎么向孩子的脑回路解释?
在孩子入园一个月后,我参加了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老师提到这个问题,很坚定地告诉家长,她不赞同这样的教育理念并做了解释。
作为同在教育行业的家长,我很赞同,也很欣赏老师能开诚布公地说出来。
在没造成什么明显伤害(为了避免钻牛角尖,再强调:是没什么明显上伤害时),甚至很多时候小朋友自己都没什么知觉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大人追着孩子,或在家长群追着老师和家长,气氛尴尬地质问:“谁抓了我家孩子,啊?”拨动小朋友在早期人际关系中,“锱铢必较”这根狭窄敏感的心弦。
后来在某育儿板块又看到一个提:“跟着公众号养娃靠不靠谱?”
就这个问题,用上“跟着”这个词,明显就不靠谱。问题后面明显是想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论去依赖、不打算通过自己去学习、去判断、去和孩子实际互动尝试,让自己有什么想法和底气的家长。
自媒体时代,言语便捷,所有观点一拥而上,还都阐述得头头是道,很多人都放弃了思考、判断。
现在的媒体内容,尤喜向年轻人“出售迷茫”、向中年中产“出售焦虑”、向老年人“出售健康”。这样收割流量的划分,最有效率。
教育焦虑是中产主要的惶恐来源之一。跟孩子,跟未来有关的风吹草动,都会深纠这个阶层的内心。
怕孩子才能落后,不能往上爬、害怕他们跌落出自己辛苦爬上来的高度。大家最怕孩子“懦弱、胆小、不善言辞”,深信按着看到的表象,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会在凶险的未来举步维艰。
在这自媒体门槛很低,焦虑、怒气都很容易被煽动的时代,既然制造者是带着去“售卖”来获利的心理,那么对准顾客的胃口是必须的,还要造足气势作为包装。而观点,不一定要客观,道理,不一定要科学考究。
兼听则明,丰富自己的眼界、承认自己内心的偏见、多接触系统的知识、客观判断、尊重地陪伴。
没有一种角色的成长打怪是容易的,最难,就属父母。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