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们现在都用空调和风扇来扇凉了,但现在一到夏天,随时出去逛个街都能捏几把扇子回来。为什么呢?全都写着各种小广告。
这扇子原本是那么高雅的物件呢,到今天怎么变成广告贴了!
说起扇子(除了打小广告的),总能很容易想起古装剧里玉树临风的才子手中的折扇、还有小姐们害羞时用来遮脸的带柄小扇,还有济公那把一扇就能把鱼骨头扇成一条活鱼的破蒲葵扇。
现代人有空调、风扇,扇子反倒慢慢成了收藏品、装饰物了。
那扇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从沈从文先生的《扇子史话》中可以了解到,目前见到的扇子比较早的是出土的、约战国时期的文物上面刻的扇子形象,就是两个侍女各拿一柄又长又大的扇子交叉放在皇帝后上方。
这扇子干啥用的呢?也可以说是好看、威武,这是象征君王权力的仪仗之一。
而扇子扇凉的功能,其实是在汉代才被开发出来的。
最早用来扇风的扇子是什么材质的呢?
有一材料到现在都被广泛使用,那就是竹子。竹子柔韧度够、好造型,玩久了还会包浆、挂瓷。
还有一种材料是羽毛,我们看诸葛亮“羽扇纶巾”,羽扇可是他的标配。如果看到一尊塑像,没拿羽毛扇子,跟你说是诸葛亮你可能都觉得不像呢。
后来随着纺织技术提高,扇子开始采用一些丝、绢等做扇面,更加轻便了,这种扇子被称为“纨扇”。
现在流行穿汉服,汉服有一种裤子叫“纨裤”,其实就是因为用的一样的丝、绢等材料。
纨扇里面有很多造型的,其中有一种圆圆的又叫“团扇”,就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古代的女子们,不用团扇,简直不能生动体现自己的害羞和忧愁。
丝、绢的扇面出现以后,就开始流行在扇面上作画了,那时候只要是名家在扇子上画几笔,那扇子身价就蹭蹭往上涨。
这个就有点像我们现在喝茶的主人杯,在没有上画工之前,就是一个普通胚胎。大师傅来画一画,一下子就身价百倍了。主要价值还在于画了什么、谁画的。
除了纨扇,在平民百姓之间倍受喜爱的是蒲葵扇,就是济公拿的那种,不过他的那把太破了。
因为这种扇子廉价、轻便、好用,扇起来风大、不扇的时候还可以当坐垫。
另外一种折扇,据说不是我国原产的,是从日本传回来的。
宋代时期有日本人给宋太宗进献过两把,后来还卖了很多到中国来,慢慢的中国自己能做出精美的折扇了,也就没有都从日本买了。
这些扇子里,名贵的都是名家题字作画的那些。现在还有绣花的扇子,不过都不做扇风用,只是用来做摆件展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