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鞭打芦花故事的原貌

鞭打芦花故事的原貌

作者: 墨客202210zds | 来源:发表于2024-10-06 17:02 被阅读0次

昨天晚上无意中翻看幼儿园中班的课本,孩子们正在背诵道德经,最后几页有个历史故事,其中闵子骞谏父[亲有过谏使更]这一故事,详细看看,发现和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说的《鞭打芦花》不是太一样,鞭打芦花的故事我一直有模糊的地方,故事发生有些不合情理,但看到这篇故事心里就踏实了,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能理解,相声嘛,就是艺术加工的结果。

下面就是幼儿故事的真相:

周朝时,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却是只装着芦花的衣裳。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到外面推车子,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丢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的全是不保暖的芦花,父亲这才知道真正的缘故。回家后,父亲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意思是说,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疼爱还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皮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这就是鞭打芦花故事的原貌。

相关文章

  • 鞭打芦花

    原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三种解释:一是说闵子骞很孝顺,他的父母兄弟、别人都没...

  • 拷问人性:鞭打芦花的故事

    小时候,老人给我讲过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长大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并不是我老家的故事,只不过被讲述者一次次...

  • 游二十四孝之“鞭打芦花”

    春节的假期临近结束,想起了小时候常听大人讲的故事《鞭打芦花车牛返》,发生故事的地点就在家附近3公里的山后面。记得当...

  • 【孝】鞭打芦花车牛返

    《论语》中记载了数千年来民间流传甚广的“鞭打芦花闵子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地点就在我老家隔壁的镇安徽萧县杜楼镇车牛...

  • “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2021-12-09)

    今日论语(21)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小时候听老太太讲过“鞭打芦花”的故事,不知道还跟...

  • 思维模型

    思路一变天地宽, 方法一改成效显。 孝顺是一种远大的格局。 “鞭打芦花”的故事: 主人公闵子骞受到继母虐待, 在寒...

  • 思路一变天地宽

    思路一变天地宽, 方法一改成效显。 孝顺是一种远大的格局。 “鞭打芦花”的故事: 主人公闵子骞受到继母虐待, 在寒...

  • 世上许多人不配为人父母

    刷视频看到了一段鞭打芦花,不由泪目,感慨颇多。 记得在小的时候就听妈妈讲过这个故事。 说一个男人后娶了一个老婆, ...

  • 孝哉闵子骞:不同的格局带来不同的视角 - 草稿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骞是中国古代的大孝子,《鞭打芦花》这个故事里:‘母在一子寒,母去...

  • 《论语》人物之五:闵损(闵子骞)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是孔子十大弟子之一,在德行方面与颜回并称,以孝行为人称道。有“鞭打芦花”的故事,留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鞭打芦花故事的原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by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