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的张爱玲

作者: hannah亦含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21:13 被阅读0次

幸不幸福从外表看和内在看是不一样的。就我自己来说,自己父母也曾有过耀眼的履历,自己小家也有他人羡慕的外在。这几天看了一下Eileen的生平故事,真的是很感慨。 身为女人, 看同为女人的Eileen,一生没有关爱,一生都在和世界对抗,证明自己,想要获得她生活的世界的认可和承认。 幼小时候,4岁,母亲离家,父亲忙着各种恶习,吃喝赌嫖大嘛鸦片,那有心思来顾两个3岁4岁的儿女。 8岁时候母亲回来也仅仅是复合和争吵和离婚。所幸母亲还是坚持给她读女校,考伦敦大学,因为战事转投港大,又因为战事回上海,一举成名才20+ ,恋爱婚姻不顺,30+独自去美国,异国他乡也忙着证实自己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二婚选择了大30岁的同好,却在犹豫间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她在《小团圆》对女主堕胎的描写让我痛彻心扉。

最近看过坂元裕二担任编剧的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恋爱的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其实是真实的,如果追求纯粹的恋爱情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俗人追求的不过就是由恋爱进入到婚姻,或者说有恋爱基础的婚姻。 对比Eilleen来说,也许是她体验过爱情,却没有应对婚姻和真实生活的心理准备和链接吧。 所以就这么孤独孤傲的来世上75年。

Eileen显赫的家世在她这一辈也早就不能给她任何帮助了。 她母亲在英国临终前想见她一面, 而她在美国穷困潦倒,还有个瘫痪在床的比她大30岁的老公,她只给她母亲寄了100美元。她母亲临终给她寄了一箱古董, 很长时间她就靠着变卖古董生活。当年李鸿章把他最小的唯一的女儿嫁给Eileen的祖父的时候,李鸿章给了eileen祖父,张佩伦金钱和资源的各种支持,那时候李鸿章想到过他的后代们也有穷困到这一步了吗?

比Eileen更可怜的是她的弟弟,幼小到没有能力为自己和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获得基本的走到家庭外面的机会, 也是孤独一生,人生啊,就算是没有才华,也可以过现世安稳的小确幸的生活吧, 然而没有。母亲以为父亲会看重自己的儿子就不管,父亲只顾自己享乐也不管, 姐姐自己能上学还需要讨要学费,姐姐要发光发亮也看不上弟弟懦弱窝囊的性格,也很疏离。 这悲凉的人生, 不需怪罪原生家庭, 也不需怪罪他人没有给予关爱,成人的世界没有人不艰难。

从文学成就上看, Eileen无疑是天才和有独特地位的女作家。 但也是局限于她个人的角度和眼界的文学作品, 所以她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写出轰动世界的留史作品, 但就像她去美国之后的生活一样, 她的思想观念还是留在中国和上海, 所以也没有看到太突出的作品。

Eileen,无论如何,还是一个女性的传奇。

相关文章

  • 张爱玲:《年轻的时候》读后感

    读张爱玲,看到的是一世的冷。 读张爱玲,看到的是红男绿女的世俗。 读张爱玲,感受到的是热血接触到的繁花似景的无奈。...

  • NO.63《倾城之恋》张爱玲

    前言:两年前,读白落梅写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本书的时候,了解到了张爱玲的作品风格,也感受到了张爱玲性情的冷淡...

  • 来自张亚凌老师的分享: 我今天开始看张爱玲的书,感觉到最强烈的就是一种“真”。第一次感受到了张爱玲的真,就是作品里...

  • 孤独与我

    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这是张爱玲的文笔,人说,文如其人,读张爱玲的文,常能感受到,在她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

  •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张爱玲的经典诗句,以前 看张爱玲的诗句是懵懂无知的,后来懂得之后 便能够感受到她那诗句中透露出来...

  • 我眼中的张爱玲 | 读张爱玲传

    读完此书,我仿佛听完一首凄婉的曲子,又好似看到一个又高又瘦身着旗袍的倩影,在我心中这个身影永远定格在张爱玲23岁时...

  • 我眼里的“张爱玲”

    对于张爱玲,我只能远远的摩拜。她的书我看得不多,但却看了好多介绍她的书的文章,还有评论她的文章。这样一个一直被世人...

  • 我眼中的张爱玲

    这是一篇隔了一个星期的文章。在出发前就已经看完那本关于张爱玲的介绍,但由于旅途的奔波和一颗不安分感受新鲜的心而一再...

  • 我眼中的张爱玲

    喜欢张爱玲,尤其在看过她的传记之后就更喜欢了。 虽然她有太多的缺点,而且眼光也不好,无论是那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还...

  • 我梦里的张爱玲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考虑的……” 读着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决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感受到的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cm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