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
《整体养育》10

《整体养育》10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18:32 被阅读0次

          第七章 认识自我

        目的:帮助父母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从而促进自尊和自信的建立。

        重要性: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毕生发展的基石。注意力、自我调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要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孩子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成长道路。

        一、自我概念

        人对自我的认识,从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一生。而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开始于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的起点——婴儿一出生,就能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婴儿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索世界。当婴儿逐渐能够协调和匹配各种知觉能力时,他开始把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或者其他人区分开。

        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属性、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人对“我是什么样的人”做出的定义。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单一到逐渐丰富的过程。。

        自我概念受到文化的影响——成长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孩子,自我概念还会受到当地文化观念的影响。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第一、温暖、敏感的养育方式。

        第二、帮助孩子理解自己。

        二、自尊的出现和发展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做出的判断,以及和这些判断有关的感受。是在了解自己属性、能力、态度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这些评价还会影响孩子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时期,随着自我概念的逐渐发展,自尊开始出现。

      自尊发展的基础要素: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孩子的自我评价有关、自我评价之后带来的情感体验、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关。

        自尊发展的时间线:随着自我概念、语言、自我意识情绪等的发展,并且受到周围人的评价影响,进而学习到自己评价自己,儿童逐渐发展出自尊。

        三、自我价值的评价

        自尊,特别是自我价值,和评价信息相关。而且,伴随着评价带来的情感体验,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和长期的心理适应。

        最初,孩子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对他的评价上。谁对他最重要,谁的评价也有可能对他最重要,也更容易影响他的行为以及情感体验。

        评价孩子的原则:对事不对人

        评价孩子的重点:不要把行为和价值联系起来

        四、自我价值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不仅仅是认识自我的基础,也是认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基础。一个肯定自我价值的孩子,发展出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可能性更高。

        无条件的爱,有助于孩子肯定自我价值。

        切记,不要把孩子的价值与行为联系在一起,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肯定自我价值,信任父母的爱,那么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通常也不会自我攻击,而会去寻找其他原因。这样的孩子对亲子关系的认识更客观。

        一个能够肯定自我价值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者攻击自己,或者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是错的。这一点在同伴关系中特别重要。

        五、帮助小学生的自尊发展

        分析原因、经常肯定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具体的帮助。

        六、寻找真实的自我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认识真实的自我。我们常常一边寻找,一边思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找到真实的自我的人,才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研究发现,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支持,会容易表现出积极的情绪,感受到较高的自我价值,更加乐观,也更能认识到真实的自我。

        相反,如果孩子为了得到父母或者别人的爱,而迎合别人对他的期望,否则就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不值得被爱,这样孩子就发展出了虚假自我。

        被虚假自我控制的孩子,常常不自觉的把父母和社会的标准内化成自己的标准。虚假自我可能发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阶段。

        虚假自我不一定会让孩子的生活一败涂地,但却无法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安宁和幸福的人。

        人本主义认为,在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真实自我,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特点、性格、能力的客观认知,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另一个是理想自我 这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

        一个人要实现自我,身心健康,就必须有机会去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能力,并且使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这两个形象慢慢吻合起来。所以父母不要随意评价孩子,也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去碾压孩子的自我认知,不能用爱来威胁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父母也需要支持孩子,做周围环境和孩子之间的缓冲带。

相关文章

  • 《整体养育》10

    第七章 认识自我 目的:帮助父母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从而促进自尊和自信的建立。 重要...

  • 整体养育

    Day1 P1-70 ✨游戏力的根基在于理解儿童。如果没有这个根基,成人只是用所谓的“游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主导...

  • 《整体养育》-1

    作者:陈忻博士,新浪育儿大V 牛人链接:魏舒(资深童书翻译和策划人,公众号“怪兽小书局”主理人) 游戏力(用游戏来...

  • 《整体养育》-3

    孩子比起大人,其实很好沟通 摘录: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都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实录: 今天家...

  • 《整体养育》-4

    摘录:小学才是孩子真正开始交友的阶段,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温和、轻松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有底线,又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 整体养育2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逢没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绝句——宋·陈师道 孩子的成长就是在离...

  • 记录 整体养育

    1岁半到2岁期间,孩子发展出更高级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这和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紧密联系,包括羞愧、内疚、自豪等...

  • 《整体养育》-2

    书本要点: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物理环境、人文环境)表观遗传学提出反应区域(range of reaction),基因...

  • 《整体养育》6

    第四章 做有血有肉的父母 目的: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真实的父母。...

  • 《整体养育》7

    第五章做有效的父母 现象:很多父母阅读了大量的育儿书籍,以为按照书里的招式,就可以养出自己理想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体养育》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h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