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聊微尘 2023-12-06
前几天阿X送给我好精美的书签,就随手放在茶几《唐诗》中夹着。
“读一下书放松一下。”客厅窗外,云在蓝天上飘,虽入冬,半山腰的树木,南方的气候,依然满目是“绿色”的,只是象蒙了一层灰。
柳枝词,一看题目,古人写到柳枝,多半离别哀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只读前面一句就是一幅很美的春江动感图,再读后面诗句,那前一句的景处处是情。千条碧柳,映在弯弯曲曲的江流之中,水中倒映嫩柳,更显水的澄澈碧绿,春波荡漾,河水弯弯,这是眼前的㬌,这么美的春之图,想起二十年前,一个旧板桥,时间,地点一点出,下面要说的什么,读者都会联想那种一步三回头,桥的离别处(桥,既是离别处,是否也有连结之意?古人爱用桥表达离别),那种执手无语,依依惜别,欲说还休的哽噎,泪眼,此处无声胜有声。读来无限的遐想。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只道事实,果真二十年前与美人在这板桥惜别,可对方这么多年杳无音讯。一个“恨”字,那种无奈中的望穿秋水,此恨绵绵却又情真意切,那种眷恋,那种期盼,那种深沉的幽怨,没有一字‘情”,却那么真挚,那么深沉,那么感人。
再回过头读,那水的澄碧(清江),那河水的弯弯,柳的千条,怎不在写美人(春,水,清,柳,曲,既有外在的美,更有内在散发水的温柔,柳的多情),怎不在写情?(水的流动,荡漾,柳絮的飘浮,千丝万缕),怎不“恨”?又怎会“恨”?明明望穿秋水……
由眼前的景,追忆起从前,又回到此刻的心情。这种倒叙的手法。好像两幕剧一样,婉曲回环,读来其妙无穷。
古人的几句诗,就是人生剧本中的一幕。即便伤感,却也那么的美好。
读书怎不让人沉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