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一席》里有一位叫严明的摄影师,在向大家讲述其经历和作品时,谈到一个人的才华,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叫持续感动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才华才不会枯竭,不会落入江郎才尽的窘迫。
贾樟柯也是这样一个人,可以持续感动的人。
在看《山河故人》的过程中,我一直处于感动到无法平复的状态,以至于眼泪不停顺着还未干透的泪迹流淌。
故事其实是分为三段,跨越了26年,从1999年的世纪交替,到2014年这个当下,甚至是2025年这个我们还无法预期的未来,但却一点也不突兀,因为整部电影描述的是一个人世间最大的悲剧,就是一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身未死的时候,心已经垂危了。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死于25岁,葬于75岁。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有且仅有自己。夏天的傍晚,总有很多大爷大妈端着板凳坐在小区门口乘凉聊天,这个交流的场景似曾相识,在夕阳下有些悲凉。大爷大妈们在努力维持着仅有的社会关系,希望不要在肉体的生命结束之前先看到社会关系的萎缩乃至死亡。
沈涛在儿子张到乐最后一次离开山西后,就已经行将就木。在这个世界上,她已没有了亲人,也没有朋友,所以形单影只,为了继续活下去,她又养了一只狗,同时与自己为伍,选择与自己的过去成为朋友,也只有99年时跳的那支舞蹈让她可以一直还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张晋生在到澳洲的那个时刻,其实已经接近死了,因为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在澳洲只剩下与几个同样出逃在外的煤老板之间,一方面不理解生活的那个世界,一方面也并不清楚未来还有什么希望。他买了一桌子的枪支,却连个敌人也没有,还不如99年那个当口,还有梁子这个情敌。
梁子其实还算幸运,在垂弥之际,还重又收获了沈涛的友谊,也还有老友可以一起喝酒,绝症来得太早,突然袭来,让人还来不及思考精神的死亡,也正是这样的绝症,反而使梁子的一生变得丰富,虽然一直在煤矿里,但却不至于清晰地感受孤独、寂寞和空虚。
沈老爷子也很幸运,他应该是中国人最期望的,在睡梦中离去了,无比的安详,更令人向往的是,他是在去参加老友七十大寿的途中逝去,带着无尽的希望而去。
到乐还那么年轻,还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可张艾嘉已经老了,好不容易有了到乐,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可她想抓住这根稻草,却又从指尖溜走,正如她所说,刚到澳洲的时候,十二门徒还有8个,现在只剩下3个了,生命也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
到乐还可以选择改变,但他不敢。这个年龄正是躁动不安,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每天都有冲破牢笼的强烈愿望,但临到头来,却还是不敢迈出那一步,最后真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天才的导演,能从纷乱的世界中剥离一切表象,找到深处的悲痛,再用世界的外壳以自己的方式将其重新包装起来,交给世人。
所以贾樟柯把《山河故人》的英文翻译为Mountains may depart。这个世界虽然是一个物质世界,但更是人和人组成的世界,最终则回到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孤独地走完一生,是永恒的悲剧,也是最美的那部分,故人都已不再了,山河哪里还会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