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9:辩经

作者: 曾小C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01:50 被阅读0次

1.

宗教通常是严肃神圣的,然而我们却有幸在西藏昌都强巴林寺参观藏传佛教寺院时遇到辩经。

众多僧人身穿红袍,鱼贯而入。

简短的开场仪式后,辩经正式开始,几十名喇嘛分为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各种组合。

站立者发问,席地者则答辩,辩论话题涉及藏教佛学的各个方面。

问题一出,席地者必须不加思索地作出回复,进行反驳或解答。

喇嘛辩经过程中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甚至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

这个时候会发现,释迦摩尼传下来的经文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一面,藏传佛学其实也是可以辩的。

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看这些信众喇嘛在古树参天、碎石铺就的辩经场内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而展开辩论的场景。

上早课 辩经 下早课

2.

这种辩论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话题类似,其实核心就为一个“辩”字。

记得在刚进大一的时候,学校开展了辩论赛活动。

要求班与班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进行一场场辩论赛。

每个班要派出4个代表组队参赛,那个时候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我是二辩。

印象最深刻的话题就是“大学生应不应该谈念爱”。

我方是反方,立场是不应该。

其实从本意而言,我觉得应该谈念爱。

毕竟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已经成年了且到了生理成熟期,强制不许谈恋爱是不道德的行为,管也管不住。

但是从话题的选择性而言,由于自己是反方,那么我们就必须从不应该的角度去找论点、论据。

比如:

妈妈说,不要谈恋爱,要好好保护自己;

老师说,大学还有很多专业要学,谈念爱影响学习;

室友说,大学谈念爱都是因为寂寞,根本没有真感情。

学姐说,大学千万不要找,找对象就是不停地开房,不停地开房。

其实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双方的观点都不能完全主观地评判谁对谁错。

二者都有道理,辩手只是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凭借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思维逻辑上争取这场辩论赛的胜利。

因为这种具有争议的话题是没有理念观点上的输赢,只有语言逻辑上的输赢。

3.

当然,也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争辩才能达成一个共识的。

比如一方观点明显是正确的,另一方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辩论才能使得其一方认可另一方的观点。

初中的时候总是会和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争论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比如:

隐形眼镜是药水。错,隐形眼镜是戴在眼睛里的。

老师的摩托车2500元就能买到。错,这种摩托至少要3500元。

校门口那个胖子这么丑肯定还没结婚。错,他的小孩比我们还大。

这一类话题即使无关痛痒,但却是常识内的事情,有明确的对与错之分。

有时候即使知道对方是正确的,但是还是要装聋卖傻,争个面红耳赤不肯罢休。

4.

很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都是具有有双面性的。

释迦摩尼在佛教兴盛的时候,通过辩经来产生一种新的学习研究的方式。

大学入学几个月后,通过举办辩论赛来提高大家的思维逻辑能力。

同学之间在饭后闲余之际,争论一些常识性矛盾的问题。

争赢了,你就以为你赢了?

所有事情的意义,并不在于真正的对错,而是过程。

由辩经联想到生活,这或许就是我们行走的意义吧。

对于辩经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基本是一无所知,更不能领悟到其中真谛。

魅力雪域西藏,迷人之处不仅在于雪山大河之间,

而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之下,那种虔诚、专注的人文景观同样精彩!

相关文章

  • Day 29:辩经

    1. 宗教通常是严肃神圣的,然而我们却有幸在西藏昌都强巴林寺参观藏传佛教寺院时遇到辩经。 众多僧人身穿红袍,鱼贯而...

  • 辩经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为什么眼中不离色 为什么心里总不空 茶即是色 禅即是空 人茶合一茶亦禅 人茶两忘色还空 佛说一...

  • 每日感恩日记D201(10.15)

    1《吉祥经》No.29啦 2好多好吃的 3早睡早起,读书棒棒Day3啦

  • 藏行| 逃票去色拉寺

    西藏的色拉寺因为辩经的宗教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来西藏没几天就对辩经有所耳闻。 辩经时间是周一到...

  • 辩经趣事

    【古印度的辩经】 甲:你是谁? 乙:我是天。 甲:天是谁? 乙:天是狗。 甲:狗是谁? 乙:狗是你。 甲:你是谁?...

  • 西藏,一场不可错过的辩论赛,然而和你无关

    不到色拉寺看一次僧侣们辩经,似乎就不算到过真正的藏传寺庙。 与其说是辩经,更像是一场表演,虽然是表演,但还是辩经。...

  • 【文字直播】2020.6.22日记

    #天秉小语# 6月22日羡慕色拉寺辩经氛围—— 1. 如图⑤,弘一法师吸取了《道德经》“不辩胜辩”的道理,认为输者...

  • 关于写作营写作的一点建议

    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经常会进行辩经的活动。所谓辩经,即是对佛教问题进行辩论。辩经时,一般是两个人一组,一人站着一人...

  • 老子: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感悟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经》里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诸葛亮舌战群儒,一生经常与人辩...

  • 人生感悟2023~1

    《道德经》上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不辩,即是容忍,是为人立世的修养与德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 29:辩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qr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