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阶段,这个素质不仅包括职场能力等硬实力,也包括沟通技巧等软实力。 在这其中,我觉得,理财技能是我们最应该着重培养的技能。
大学阶段,生活费大部分还是来自家长的供给, 而家长出于爱子心切,对钱方面往往不会太在意,因此理财意识的培养就需要我们的自觉。
除了个别原因,大学的生活费是足够每月的生活的,但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到月末往往会过几天苦日子,甚至是每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土了呢。我想,究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理财意识不够强,花钱方面不够理性。

想必很多人在月初的时候总是会有几天呼风唤雨的时候吧,那几天,我们想买什么买什么,花钱基本不需要考虑,反正一个月的生活费已经紧握在手中,怎么支配是自己的事情。于是,吃货开始买吃的,爱逛街的妹子出去逛街,喜欢打游戏的哥们开始充钱,反正月初我们有钱,我们可以享尽无限风光。却不知,现在的一时春风得意换来的只能是后半个月的痛苦与难熬。
我有一个同学,每月初的时候,打游戏,参加聚会,反正有花钱的地方必定有他的存在。他是典型的富二代,按理说生活不会窘迫。可是,就是这个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二代,每到月中旬的时候,总是会四处借钱,而且钱品不是很好,小额的钱不会记得,以后也不会还。因此,长时间下去,室友,同学没有愿意借给他钱的了,大家见面都躲之不及,背后也是叫苦不迭。
他之所以这样,原因就在于花钱不理性,花着明天的钱过着今天的日子,而且他的钱也不存在升值。这个例子和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子的例子可是大相径庭了。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子,也是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但是美国老太太是在投资房地产,而房地产一直在升值。美国老太太投资房地产可以获得收益,这是一种投资,可是我这个同学呢,则是挥霍无度。
就我本身而言,我也属于花钱不理性的这一类人。本来月初制定好的花费计划,实施起来总是会受到心情的影响而导致月初挥霍,月末痛苦。而且月复一月,这种现象没有任何改观。
消费不理性的情况在大学生之间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注重理财意识的培养。商业银行都必须有准备金的限制,保险公司也必须存有一定数目的资金以防止理赔。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管理我们的钱财。
在这里,我倒不是鼓励大家去买股票,去投资,作为大学生,风险分辨能力还不够,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资金支持我们去投资。所以,在大学期间,只要大家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每月能够有一定的储蓄就已经很好了,毕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
曾听过一句话,现拿来与大家分享。“建议一个月的工资分成五份,一份用来储蓄、一份用来开销生活、一份用来理财、一份用来人际交往、一份用来学习。”对于生活费也是如此。从大学时开始养成理财的习惯,今后进入职场,才不会成为月光族。我们的人生理想才能够得以实现。

理财的第一步是要记录每月的消费记录,有了这份“自知之明”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舍。不必要的花费就要忍痛割爱,及时去掉;对于必须的消费则要判断是否理性。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我们根据这个判断制定每月的消费计划,并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长时间坚持下去,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分钱吧。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不攀比,不炫富,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掷地有声,物超所值,利析秋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