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词精粹谈天说地芳草集
罗隐讽柳寓人事,鬼仙残垣叹行客|唐词佳作欣赏(52)

罗隐讽柳寓人事,鬼仙残垣叹行客|唐词佳作欣赏(52)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4-12-30 18:40 被阅读0次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人。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底进入京师开始,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附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著有《甲乙集》、《谗书》等,今人合辑为《罗隐集》。

 【柳枝词】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这首《柳枝词》,明面上讽刺的是柳树:柳树与离别总脱不开关系,所以先从“送别”写起。长安东南三十里的地方,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此处,所以称之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别亲友,常常在此地分手。因此,与灞陵相关的如灞上、灞水、灞桥、灞岸、灞陵亭等,也都成了离别的意象。

罗隐首句写道:“灞岸晴来送别频。”一个“频”字,说明他关注的不是某一对,而是一拨又一拨的离人。次句“相偎相倚不胜春”,从“柳”本身来看,刻画的应是柳丝在春风中婀娜的姿态。引申开来,让人想见男女临别时“相偎相倚”的亲昵之态。

后二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开始以送别之事来讽刺柳树:你自己家的柳絮都管不住,任它纷飞漂泊,沾泥成尘,落水化萍,怎么还想着用垂丝去挽留路人呢?到这里,诗的寓意突然明朗起来:那些临别的男女,不是一般的朋友、夫妻、恋人,而是倡伎与狎客。词中言外之意是说:你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哪里还指望用姿色来留住过往的客人。

鬼仙,《五代新说》中说,此乃一首鬼仙词,姑且认定词作者为鬼仙吧,大约出于唐末或五代人之手笔。其实用佚名这个汉语词,或称无名氏为宜:意思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古籍会以佚名署为作者名称。

  【贺圣朝】

白露点晓星明灭,

秋风落叶。

故址颓垣,

冷烟衰草,

前朝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

依旧利深名切。

改变容颜,

消磨今古,

陇头残月。

【注】贺圣朝:词牌名。

词的上片极力渲染秋日凄凉寂寥的自然风物之态:白露为霜,星星点点;晓星明明灭灭如同鬼火;秋风中,落叶片片纸钱样翻飞;百卉凋零,万物在秋风的宰割中湮没了生命力,大地白茫茫的让人欲哭无泪。前朝宫阙故址上一片残垣断壁,荒草枯黄,凄冷的雾霭笼罩其上。这是一幅衰飒凄冷的画面,概括一切往古历史的归宿。

下片写长安古道上,愚庸之徒仍然耽于利禄、沉溺功名,不惜“改变容颜,消磨古今 ”,但“陇头残月”并没有因为人世的任何努力而改变,这是一种对人生悲剧意义的体悟和思考。

相关文章

  • 烟花易冷,离人莫愁

    烟柳残垣城,离乱重逢难 花落孤僻寺,人影残响消 易退宦游人,莫夜明月至 冷署叹红尘,愁丝鬓间生

  • [七绝]漫漫路

    残垣断宇篱墙外, 独倚残阳望月明。 数里黄沙行客路, 君人与我共相倾。

  • 罗隐《鹦鹉》:忧谗畏讥,托物写怀

    鹦鹉 罗隐(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这首诗作于罗隐投靠江东,受到...

  • 诗人 残文 佳作欣赏

    1 《农 耕》 父亲赶着牛 蹒跚在风雨里 牛的脚窝里 打几颗粮食 父亲的脚窩里 养大几个儿女 2 《鸟 巢》 冷风...

  • 五行无意

    我作一个风里客埋名一世隐姓无期 薄暮里就夹风去影拼命呼吸 我的残凳就在南边山头讽着泛泛黎民 鬼风之际就晃,骤雨倾泻...

  • 残垣

    站在任何方向 都变作形而上的夜 疑似情欲蛇行的灼热 阒寂攀绕 那种颓然要极致的心情 那种 灰色而善良的主义 譬如它...

  • 残垣

    雪化了。 大地局部吮了水汽斑驳出一块块黑褐色,沟辙里的雪水复冻成冰,冰层的缝隙里鼓起了好看的白泡泡儿。融水渗过...

  • 残垣

    忆往昔,傲立烽火。刀光剑影,岂能撼动丝毫?冷观销烟起落,静待风雨来去。沧海桑田,又有何惧? 谈如今,...

  • 残垣

    隔不断。几十载,一舟飘摇 由黑转白的鬓发 遗失的平仄 呼吸过的撤不回,有人说一念痴迷 可以坐成佛 他善,超度不了别...

  • 残垣

    几近谄媚地 你还在炫耀那早已远逝的辉煌 一排斑驳的朱红断壁 拉扯上被岁月踏得粉碎的青瓦琉璃 有气无力地诉说着 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隐讽柳寓人事,鬼仙残垣叹行客|唐词佳作欣赏(5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rz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