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95cbd4113d6694c9.png)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人。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底进入京师开始,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附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著有《甲乙集》、《谗书》等,今人合辑为《罗隐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53fdaad32b7a392.png)
【柳枝词】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这首《柳枝词》,明面上讽刺的是柳树:柳树与离别总脱不开关系,所以先从“送别”写起。长安东南三十里的地方,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此处,所以称之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别亲友,常常在此地分手。因此,与灞陵相关的如灞上、灞水、灞桥、灞岸、灞陵亭等,也都成了离别的意象。
罗隐首句写道:“灞岸晴来送别频。”一个“频”字,说明他关注的不是某一对,而是一拨又一拨的离人。次句“相偎相倚不胜春”,从“柳”本身来看,刻画的应是柳丝在春风中婀娜的姿态。引申开来,让人想见男女临别时“相偎相倚”的亲昵之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ff18c8ec65deee09.png)
后二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开始以送别之事来讽刺柳树:你自己家的柳絮都管不住,任它纷飞漂泊,沾泥成尘,落水化萍,怎么还想着用垂丝去挽留路人呢?到这里,诗的寓意突然明朗起来:那些临别的男女,不是一般的朋友、夫妻、恋人,而是倡伎与狎客。词中言外之意是说:你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哪里还指望用姿色来留住过往的客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35b3fa03ec94936.png)
鬼仙,《五代新说》中说,此乃一首鬼仙词,姑且认定词作者为鬼仙吧,大约出于唐末或五代人之手笔。其实用佚名这个汉语词,或称无名氏为宜:意思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古籍会以佚名署为作者名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db49513d569ea3ad.png)
【贺圣朝】
白露点晓星明灭,
秋风落叶。
故址颓垣,
冷烟衰草,
前朝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
依旧利深名切。
改变容颜,
消磨今古,
陇头残月。
【注】贺圣朝:词牌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a950aa5ffe97466c.png)
词的上片极力渲染秋日凄凉寂寥的自然风物之态:白露为霜,星星点点;晓星明明灭灭如同鬼火;秋风中,落叶片片纸钱样翻飞;百卉凋零,万物在秋风的宰割中湮没了生命力,大地白茫茫的让人欲哭无泪。前朝宫阙故址上一片残垣断壁,荒草枯黄,凄冷的雾霭笼罩其上。这是一幅衰飒凄冷的画面,概括一切往古历史的归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aa3ac2978f5c99b6.png)
下片写长安古道上,愚庸之徒仍然耽于利禄、沉溺功名,不惜“改变容颜,消磨古今 ”,但“陇头残月”并没有因为人世的任何努力而改变,这是一种对人生悲剧意义的体悟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