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801天】
我是这世界上
独一的唯一的美好的我
我值得拥有
所有我内心向往的一切
同时
我也回之以爱
让我成为循环爱的轮转
配得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资格感,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值得拥有。
有三个问题,可以让自己感受一下配得感:
当朋友(陌生人,领导)夸赞自己时,你会大大方方地说“谢谢”呢?
还是会很不好意思说“哪里哪里,没有没有!
”推却呢?
当有人正常地送你礼物时,你会坐立不安想要还赠回去吗?
假设走在路上,附近没有公共厕所,又想去洗手间,最近的有一家五星级酒店,那会大大方方走进去使用洗手间吗?
经常在被人夸赞时,我们都会谦虚地推却,固然这是传统的谦虚美德,表现得也可圈可点,却容易面目模糊——如果可以大大方方地,像法国人一样说声“谢谢,你真有眼光!”,不是更幽默更让人愉悦吗?
传统的教育中,从小教孩子要礼让,要尊老爱幼,如果说“这是我要的,我不想让给别人”,就会被批评不友好,展露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个人主义的行为,不符合集体的利益——于是我们长大了,学会的是压抑自己的需求,甚至到忽略的程度,觉得这才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而且个性化的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很容易被人排挤,讨厌,针对,无法被一个集体接纳,觉得对方自大且狂妄——一不小心就会被边缘化。
以上是关于赞美的配得感。
真正的配得感是需要被滋养的。
一个从小就被打压,被贬低的孩子,配得感是很低的,TA需要走过很长的岁月才能自我疗愈,有些爱美的孩子,从小不允许美,长大后就会扭曲对美的狂热;有些金钱匮乏的孩子,他长大后即使赚到很多很多钱,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么多钱,连坐头等舱都不敢,觉得自己不配坐;得不到父母爱的孩子,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她会一边寻求爱一边被所谓的“爱”剥削……
追溯过去,配得感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是塑造强大且自信的自我的来源之一。
幸运的是,我们依然能够在当下及时地滋养自己的配得感:
用着装打扮,撑起自己外表的自信,进入各种场合。
用读书滋养自己的内涵,慢慢地对于内在的修养不再情怯,也敢于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用工作的成就,来滋养自己在专业度的自信。
学习演讲,滋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
所有自己感觉欠缺的部分,都可以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去请到最好的导师引领自己,渐渐地脱胎换骨。
只是,千万不要陷入商家的套路中,所谓的高消费,名牌,医美,五星级酒店,打卡世界旅行照片等等这些无法在我们内在里真正沉淀的东西,它仅仅只是浮于表象——所有的好东西,都是需要被岁月沉淀的。
千万不要做个画皮美人,经不起考验,轻易就被戳穿了。
回想起自己一路打造自己的配得感的过程,从一个小小的免费设计师,一步一步升级自己,花很多钱和时间外出学习专业的知识,又觉得表达能力不够,学习表达,觉得形象不好,又去学习形象搭配,总之,觉得哪里欠缺就去学习什么。
过程中,提升了设计费时,会有觉得心虚的过程,在慢慢的沉淀之后,觉得是符合自己的专业度的,其实这个过程,在倒逼我自己提升和实现价值感,让自己配得起这个价格。
同时,提升自己的仪容表达,谈吐修养,都在进一步诠释自己的“匹配度”,不一定非要满身名牌去彰显,而是得体,优雅,气质,从内而外,有专业度,有足够的内涵沉淀,内在修养到外在形象,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
配得感,它不断在鞭笞我,让自己配得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定位,同时,它也不断打开我的眼界,不断优化我自己,身边的一切,也越来越优质。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