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一篇作文,要求孩子们写一件寒假趣事,意在让孩子们珍惜拥有,感受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乐趣。
看完孩子们的作业,发现,原以为很简单的一次练笔,孩子们写得却很艰难。
作文里,记的大多是善事,乐事、搞笑事,不懂什么是趣。
最让人震撼的是,有三个孩子的作文,看得人心痛。
一个同学的作文标题是《没有趣事》,文中,他这样写道:
因为他上学期末成了“退步之星”,“爸妈愤怒至极又急不可待,一口气给我报了三门补习加三门网课,它们占据了我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的大部分时间。八点到十点是补数学,然后在快到十点时提前开溜,赶到物理补习处”。经过‘快乐’的两个小时后,在十二点整左右归家,在爸妈的训斥中度过一个平静的中午。在下午三点半到英语补习处,五点半再次归家。之后,完成一整天的补习作业,最后在九点到十点的这段时间上网课。三门网课每天轮着上,最后,再进行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后就寝。”
“这满满当当的安排表就是我整个寒假的生活,以至于我的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就堆积了起来,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水成渊的雄伟力量。”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无病呻吟,这种生活对生性爱玩的我的确是一种压迫,所以不能无‘病’,而且我写这些也并不是在‘呻吟’”
……
另一个同学的作文标题为《寻找快乐》,他是这样说他寒假里过的日子:
“从寒假开始的第一天,我便感觉到一种乏味的轻松,只是看着桌上的作业,就再次感到沉重。”
“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九,家里就开始准备饭菜,将各种食材配齐。而我就在客厅和书桌间徘徊。写一会儿作业,看一会儿家人做准备工作。”
大年三十那一天“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边,各自拿着手机,任电视机放着春晚,也不怎么交流……”
年后,“去了乡下,在父母打牌,我看手机的过程中,又度过了五天……”
……
还有一个同学,文章题为《趣事》,开篇也很幽默的写自己如何赖床不起,然后母亲大呼小叫,言语粗鲁又激烈,最后是大量的一组排比,排山倒海似地宣泄着读书的苦难煎熬。
三个孩子的作文,无疑是违背我的初心的,但我很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很信任我,对我说的是内心深处的话。他们用文字在告诉我,他们的生活缺乏乐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幸福,而是折磨。如此的视学习为猛虎,又怎么能期待孩子学习的进步,更别说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了。
我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家长,家长回复说,他和孩子妈妈都得好好反思了。我很欣赏这样能够直面困难,正视自己的家长。
是啊,现在学生读书不易,家长督学也不易。但毕竟孩子只是孩子,他们有太多的未知,需要大人来指路,来督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才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学校的制度,更需要家长们的耐心、陪伴、交流沟通。
学习,原本是很幸福的事情,生活,也原本是乐趣无穷的事,愿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帮孩子们找回学习、生活的乐趣,让他们享受到快乐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快乐。
2021年3月19日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