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事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
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纵观中国历代帝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有之,荒淫暴虐亦有之。
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是二世而亡。隋与秦一样富强,统且与暴虐短命并存,着实耐人寻味,不同寻常,是那么的不协调。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在于隋炀帝杨广。
有一位研究唐史的学者胡如雷先生说过:李世民之于杨广如影随形,但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脚倒立的水中倒影。可见,真实的杨广并不是小说演义中荒淫好色,昏庸无能的形象,而是一位野心勃勃,志在超逾前古的君王。
开运河,下江南,建东都,巡西域、种种的深谋远虑,丰功伟绩,历史贡献,难道是昏君可以所谓的吗?必须承认,杨广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同时他也给后世留下了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骂名。是非功过和才德就像电池的两级,正是因为杨广恃才傲物,有才无德,才导致国家的灭亡。
有才无德之人就真是时代的英雄吗?莫道有才能治国,须知亡国亦有才。(隋唐演义)说的有理:如果简单地对人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成三类:首先有才有德,才德兼备之人,不可回避,这类人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其次,有才无德,不可回避,这类人对社会的危害最大。
因为无才无德之人一生碌碌无为,醉生梦死,固然没有贡献,但也没有多少危害,毕竟他们无才无能。有才无德则不然,他们的本领大,能力强,可以建功立业,同样可以让人民苦不堪言。思之再三,每念及此,方知才德之轻重,才与德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古人说:乱世比出英雄!这里的英雄我认为包括英雄,奸雄和枭雄。不得不说英雄史观也有一定的道理,英雄人物可以创造历史,影响历史。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一般人耳熟能详。袁世凯本来是个河南宦官子弟,读过一些书,但缺乏读书做学问的素质,所以屡试不中。光绪五年,袁世凯在乡试中再次名落孙山。
这次落第对袁打击很大,他将书籍文稿付之一炬,放弃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辗转数年,袁无奈之下于光绪七年投奔了淮军,做了一名文官。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袁的魄力。在当时的社会,普遍流行一个观念,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谁能想到这成了袁世凯发迹的起点。
此后袁世凯所在的淮军很快调往朝鲜,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余年时间,无论是筹饷,还是练兵,无论是处理中朝关系,还是谋划国家战略,都显示了过人的手段和长远的眼光,他终于进入了权倾朝野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视野,成为晚清军政届的后起之秀。不可否认,袁世凯是晚清政坛的后起之秀,戊戌变法中朝野公认的唯新志士,他和康有为称兄道弟,却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导致光绪皇帝长期被囚,谭嗣同血洒菜市场。袁世凯依靠出卖光绪皇帝,出卖维新志士,爬上了权力顶峰。
于是他把持了国家政权,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大总统。当时在中国盛传袁世凯是世界第二华盛顿,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更有评价说袁世凯: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甚。这些评价非常高!写到这里我们能说袁世凯无才吗?
如果能显然是自欺欺人。袁世凯在晚清时期,大刀阔斧,锐意改革,不可谓无才!在君为臣纲的朝代出卖光绪帝不可谓有德!有才而无德也就为他最后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我们今人评价别人往往走向一个误区,不是这个反动,就是那个卖国,不是这个腐败,就是那个无能。方其盛世。举天下而誉之;及其衰也,举天下而毁之。讲真,这样并不公平!但历史有时候就是不公平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坐在书桌前,回顾前人留下的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不禁唏嘘,如此才华横溢,如此大志,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最终却落得生死国灭,为天下笑,何也?无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