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婚姻育儿教育
不可小觑的惰性---让孩子远离惰性

不可小觑的惰性---让孩子远离惰性

作者: 泰山老茂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21:28 被阅读40次

中外专家已经无数次的证明,惰性,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惰性的形成,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慢慢形成的,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甚至是溺爱,是形成孩子惰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父母对孩子的有意无意的认可,会助长孩子的惰性。家长对孩子惰性的形成,除了家长自身的性格外,更多的是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惰性是一种行为松懈的习惯表现。时常令父母头疼的是孩子在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惰性和运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惰性。对于孩子而言,惰性更多的属于一种潜在意识。譬如,早晨起床,并非睁眼即起,尽管父母已经给孩子规定了起床时间并用闹钟督促,然而到时候,孩子还是多多少少地超过那个时间,懒洋洋地用各种方式再耽搁一会儿。

惰性的另一种表现,是对某一个计划的拖延。孩子在面对诸如家长或老师精心安排的学习计划时,常常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把规定要完成的事情,推至第二天,而第二天同样依旧。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做或拒绝做,而是懒于动手,觉得这事往后面拖延一下,也未尝不可。

长期的惰性,会形成孩子在某一方的不足,或者说是一种缺点甚至是缺陷,比如,学习上的惰性,会使学生成绩落后,成绩落后,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成了所谓的“落后生”。再如,运动上的惰性,会使孩子运动能力下降,缺乏肢体灵活性,身体发胖,长期下去,孩子会因为身体胖,而更加不喜欢运动,形成恶性循环。不管是学习上的惰性还是运动上的惰性,长期下去,都会因为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或者是欠缺,而导致孩子对自己的放弃!惰性最终走向自我放弃!这是人生失败的开始!

因此,我们万万不可小觑孩子的惰性。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惰性,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帮孩子分析惰性的坏处,告诫孩子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二是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从学习或者运动中寻找乐趣。

三是教育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训练孩子的毅力;

四是家长学会放手,一些小的教训,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承受,比如孩子因为惰性可能会耽误吃饭,家长不要为了孩子的一顿饭,就顺着孩子,帮孩子,殊不知,正是这些小的细节,长期积累,才形成了孩子的惰性!

相关文章

  • 不可小觑的惰性---让孩子远离惰性

    中外专家已经无数次的证明,惰性,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惰性的形成,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慢慢形成的,家长对...

  • 远离惰性

    1 懒惰是人的天性和本能,没有人会天生就喜欢忙碌。 自己也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生活,是没办法继续...

  • 远离惰性

    人都是有惰性的。前天有个饭局回来晚了,终于有个借口,可以偷一回懒了,不码字的理由似乎挺充份的,自己也觉着心安理得。...

  • 惰性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每个人都有惰性,惰性强的人,成功远离。 克服惰性很难的。 讨厌惰性却又被他牢牢套住,...

  • 惰性不可为

    俗话说得好,爷娘手里爱勤人,无论在哪个单位,干什么工作,都喜欢勤快的人,干事情麻利儿不拖泥带水,干出活来让人一看就...

  •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懒惰其实我们不能小看它,它的威力让我们不容小觑,有多少人本来很优秀,却在关键时刻败给了惰性。 惰性就像隐藏在身体里...

  • 远离“ 惰性知识 ”

    李大开老师说,一看到师德课程的培训题目《挑战惰性知识?》不禁眼前一亮,知识居然还分“惰性知识”,那什么...

  • 孩子的惰性

    观察孩子从开学到昨天的作业字迹,第一天可以看出非常认真,一笔一画,第二天开始有点歪歪斜斜,第三天笔画潦草,第四天龙...

  • 惰性啊惰性

  • Scala关键字lazy的理解和使用

    Scala中使用关键字lazy来定义惰性变量,实现延迟加载(懒加载)。惰性变量只能是不可变变量,并且只有在调用惰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可小觑的惰性---让孩子远离惰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zx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