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大跃进(十一)
陈清水一行人刚刚回到公社驻地就看到大门外来了一大群人,他们不停地吵吵闹闹,说是来反映情况的。
陈清水走到人群面前问 :“反映什么情况?说说我听听。”
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位老者,七十多岁的样子。老人走到陈清水面前声音有些颤抖地说:“你就是陈书记吧?我是张庄大队的,我有件事想向领导反映,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尽管说。”
老汉说:“是这么回事,前段时间村里不是实行大搬家嘛?我们一家六口人被分到五处居住,我和老伴也分开了,儿子儿媳也分到两处,谁都不能照顾谁。可老伴儿她有哮喘病,身旁没人不行,前几天由于天冷没人照管差点丢了性命,幸亏有邻居帮忙,否则我们就见不到老婆子了。我这次来就是想向你反映这情况的,希望你们赶紧撤回大搬家指令,让老百姓回到自己家居住,一家人好有个照应。”
围观的人一听老人这样说也都一起随声附和,说:“对呀,老人说得对,大搬家必须解除,让社员们回家团聚是正道!”
陈清水向老百姓们摆摆手,然后说:“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上级的指令,我也不能擅做主张说撤就撤。对于这件事,我一开始也并不看好,根本不赞成什么大搬家。我在想,老百姓各人住在各人家里能妨碍什么?也不会影响搞生产呀?搞什么大搬家呀?可上级有指示,全民必须实行大搬家,所有人都要执行,否则严加处分。今天听了老人的话证明这样做的确不合适,老百姓也是不赞成的。这才实行没多长时间呀,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如果长期坚持下去,那将会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相继出现,是个事,看起来大搬家必须终止。”
人们听陈清水说终止大搬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人说大搬家就是不该做,不近情理;有人说是上级头脑发热,不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还有人说,如果大搬家不解除,今天一个老人出事了,明天还会有两个、三个老人出事,还会有小孩子出事。陈书记,是该赶紧下令撤销大搬家了,让社员们回家居住才是上策。
陈清水说:“好了,我知道了,你们都撤离吧,该干嘛干嘛去。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你们回家听消息吧。”
人群散开了,陈清水回到公社大院立即召开党委会议专门研究大搬家该撤不该撤的问题。会上人们说,大搬家不该做,集体大宿舍应该马上撤销,让老百姓回家住。也有人不赞成撤大宿舍,说这样违背上级指示肯定会受到处分,第一个受处分的人就是陈清水,他是党委书记,负主要责任,还是不要撤的好,等一等观观风再说。
陈清水听了人们的发言也开始犹豫起来,他也知道擅自撤销集体宿舍一定会引起上级的不满。
陈清水说:“大搬家尽管不是明智之举,可上级并没有发现问题,现在也没有下达撤销的命令,我们如果擅做主张撤销集体宿舍肯定会遭受处分。我想不如这样吧,下面各村愿意保留集体宿舍的就保留,不愿保留的就解散,随便他们,我们不加干预。老百姓谁愿意回家就让他们回家,我们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张所长说:“这个办法好,我们党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既不违反纪律,也不会遭到百姓抱怨。愿意离开集体宿舍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我们政府责任不大,如果上级追究,大不了批评我们执行政策不力,处分不会太严重。”
马社长说:“老百姓愿意回家住就让他们回家住吧,可大锅饭不能撤,不光不撤,还要发扬光大,全国各地都这样做,我们不能搞特殊。话说回来,撤销集体宿舍老百姓回家也只能是回家睡觉,饭是做不了。咱们知道,老百姓家里粮食上交了,没米下锅,再就是他们做饭连铁锅也没有,都拿去大炼钢铁了,要吃饭还是只能吃大锅饭。”
陈清水说:“好了,这个议题就到此结束,不说了。接下来咱们着重研究如何经营试验田的事。”
“种试验田不是个小事,几个村几千亩地,不能掉以轻心,要慎重对待。眼下仅凭那几个村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让他们自己种得需要好多天才能种完,那就耽误大事了。我建议,要动员各村种地的行家里手前去帮忙,这样速度会快很多。还有,这是试验田,与一般的地块种法也不一样,一般人是干不好的。”马振山说。
“行,我同意你的意见。”陈清水说,“以前我去过一些地方参观,发现他们播种很省劲,人们都是肩上扛着口袋往地上撒种子,不知这做法合理不合理。反正我认为没道理,咱们都是农民,一辈一辈都是种地的,还没见过什么时候敞开口袋往地里撒种子的。”
张所长说:“敞开口袋撒种子,那叫种地吗?满地都是种子能有收成吗?简直是胡闹。先不说把麦种撒在土地的表面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就说每亩地下种几百斤麦苗能粗壮吗?麦子能长起来吗?”
“谁说不是?我当场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结果遭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领导说我种地不懂科学,只知道按常规行事,不想着创新。”陈清水说到这里停了停,然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接着说,“我不明白,难道这就是科学种田?一亩地下种几百斤,那麦苗根本就扩不了叉,主茎也是细如猴毛。咱们都是种过地的人,谁都明白这个道理,这样播种就像蹲篓一样,麦苗长出了疙瘩,麦子根本就结不了穗。即使有穗,也是头顶三根芒,根本没产量。还吹嘘什么亩产上千斤,两千斤,甚至达到一万斤,全是胡扯,痴心妄想。有的报纸还相信这是真实的,竟帮着大肆吹嘘。可悲!”
马振山问:“陈书记,你说咱们的试验田怎么种?是按照常规还是按照现在流行的办法种?你拿个主意。”
“还能按照常规种吗?不遵照上级精神,抗旨不遵,就要受到处罚的。可我真是担心,如果不按照常规种植,几千亩好地就这样儿戏了,最终将是颗粒无收,到时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陈清水严肃地说。
“别那么悲观好不好?或许人家那样种真得取得了大丰收,世上的事就是那样,没有什么不可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全国到处都这样喊嘛?咱们也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放开胆子学人家的样,或许真的能取得丰收!何况这也是上级号召的,不执行也不行。”马社长说。
“好吧,那就这样干吧。咱们党委一班人今天都在场,明天所有人七点之前都要去实验田指导播种。马社长一会儿负责派人去各村选拔播种高手去试验田帮忙,争取三天时间把几千亩小麦播种完毕。我呢就负责去侯庄几个村催促他们准备好麦种,让他们把种子都拉到地头上。如果他们种子不够,咱们粮站还有库存的小麦,也可以作为种子备用。就这样,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吧,散会。”
陈清水说完第一个站起来离开会场,紧接着其他人也相继离开。(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