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岳麓书院 4

作者: 叮_咚 | 来源:发表于2023-11-07 00:05 被阅读0次

✨04

毛泽东寓室

我们怀着敬意默默地在这两个院落中一间一间地参观着,突然意外地发现一间居室的门口挂着一个紫红色的标志牌,显示这是毛主席曾经的住所,孤陋寡闻的我觉得好奇怪,而我那颗凡事都想追根求源的心同时也蠢蠢欲动起来。

原来,老人家与湖南大学渊源深厚。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九年,毛泽东曾两度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及书院讲堂"实事求是"、"整齐严肃"等碑刻匾额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间,毛泽东提出了岳麓山新村建设的构想,与蔡和森等共同组建了新民学会,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一九一九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学前身之一湖南商业专门学校主编《湘江评论》,后转移到湖南大学筹备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为湖南大学亲自题写校名。

了解了这些之后,突然之间就冒出了一个想法,每年的红色之旅若是能到这儿来走一走,岂不美哉?

逛完了这学生宿舍,想着主轴线最后还有一座御书楼的,可是任我们从讲堂向东或者向西,咋走都绕不到御书楼,而从讲堂直往前也没有路呀,真是奇了怪了!

静下心来仔细找,终于发现讲堂屏壁藏着玄机,路就在它的后面。之前因为有人在那儿拍照,我们没有过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御书楼 御书楼前西边的亭子 御书楼前东边的亭子

御书楼始建于宋代(公元999年),原称书楼。后多次遭毁,地址也多次变迁,名称也相继改为藏经阁、尊经阁等。后于康熙年间(公元1687年)建御书楼于今址。

这里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藏书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第二个来源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

御书楼藏书曾经非常丰富,清末藏书已达14600多册,可惜1938年被可恶的小日本炸毁了。

眼前的这座御书楼是1986年重修的, “御书楼”三字是集朱熹字所成,难怪看着极为端庄典雅舒服呢(外行人说外行话)。今天的御书楼藏书逾6万册,可惜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供书院教研人员及研究生使用。

这里是非常安静的所在,尤其我们到达的时候,已近中午时分,游人挺少的了。

御书楼前种植有两棵高大的金桂树,寓意“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可惜当时花儿尚未绽放,否则满树金色的花儿,香气四溢,该是怎样的胜景呀?

楼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精巧的亭子,亭下长廊中设有木质的长椅,原本是供学生们看书时坐的吧,现在却成了游人休息的好地方。

我们就在这长椅上坐了很久,悠闲地赏赏眼前的景,吹吹可能曾经吹过古人的风,想想他们脚步匆匆刻苦学习的模样,眯起眼睛看看几十亿年仍然亮闪闪的太阳,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微风中的一粒尘埃,这是我每到这种地方就会涌起的感觉,然而真好!

相关文章

  • 岳麓书院和爱晚亭

    国庆到了,我们去了岳麓书院(别问我为什么要去,因为国庆节呀!)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长沙市的...

  • 岳麓抒怀——给历史留下些什么

    5月3日游览岳麓书院,探寻岳麓文化, 据记载朱熹访长沙与张栻论学。这次会讲盛况空前,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

  • 观岳麓书院

    参观岳麓书院(北宋时期) 来岳麓山很多回了,岳麓书院还没进几回,今天孩子想进来看一下,所以带着他一起进入了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

    湖南之行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动。计划去三个地方: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湖南省博物馆。 为节约时间,我们从酒店直接打车到了...

  • 岳麓书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的一...

  •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2011.11.11 天降斯文岳麓山 千年学府坐中南 湖湘文化发源地 儒...

  • 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

    一直盼望去往的岳麓书院真的很赞。名家书法、精品雕画目不暇接。还有其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历史涉及的知识典故……收获甚...

  • 岳麓书院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

  • 岳麓书院

    岳麓山下岳麓书院。 位长沙市,人杰地灵,古今闻名遐迩。著名的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沿湖南大学的登高路上行一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访岳麓书院 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il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