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孟母三迁”

作者: 蓝蓝的天娟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2:16 被阅读11次

母亲59年生,刚好今年本命年,小学文化程度。每次忆起与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眼里难免会充盈泪花,也许是因为自己太多愁善感,也许是因为对于母亲的恩情自己总觉得无以为报吧。人总难以摆脱下倾的爱,当我和一双儿女嬉戏时,难免会想起自己儿时的情景,一抹愁思即会浮上心头。

记得我上学那会,学校就在家门口,一间教室三个年级,两名老师,典型的复式教学班。我们的老师上完课,作业一布置,就坐在教室门口晒着太阳织着毛衣,生活有滋有味,那时的我们没有太重的课业负担,我们的铃声就是那最古老的钟声,记得有好几次我们几个小朋友课间玩耍跑远了,因而没有听见上课铃声,玩过瘾了才回教室,老师竟然没有批评我们,学习生活依旧无忧无虑。直到二年级升三年级那一年,我听见了母亲和老师的对话,“老师不会弄错吧,十几个人就咱娟一个人顺利升级,其他孩子都是您给说上去的(那时候可以留级,升级留级只要说一声都可以的。)”“没有弄错,今年就她一人,不过也没啥,其他孩子也都跟班上”。想想还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别提有多高兴。一个暑期稍纵即逝,但让我措手不及的是我们姐弟俩被妈妈转到了邻村小学,而且还是“借读生”,每学年还要交很多借读费,为这事我俩整整哭闹了一周,但终于没有闹过倔犟的母亲。

邻村的小学是个完小,教学班多,教师队伍年轻,我最喜欢我的美女老师李老师,我非常喜欢她的语文课,就像喜欢她的人一样。我常常在模仿她写字,模仿她说话……她的一颦一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时常会偷偷跑到她窗前看她批改作业的样子,那长长的辫子垂在办公桌前,就像一挂黑色的瀑布,非常迷人,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也悄悄留起了长发,时时刻刻和母亲为保留头发而斗争。(我的一头长发直到怀女儿时才剪掉)记得当时舅舅还没有结婚,我还曾壮起胆子“撮合”她俩,想想当时的情景都觉得可笑,四年级的快乐情景依旧记忆犹新。但那一年邻村小学毕业成绩却再次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很纳闷,母亲真有本事,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弄到全镇的小学毕业成绩的,更无从知道中学的联考成绩从何而来。这一年,她硬生生的把我们姐弟仨(比我小八岁的二弟也到入学年龄了)转到了父亲所在单位的矿区子弟学校。

进入矿区小学的第一次考试严重挫伤了我的自信心,一直“遥遥领先”的自己竟然考了个班级十七名,拿着考卷我第一次不知所措,当然最担心的是无法给父母交代,我也想过把考卷悄悄藏起来,但他们想知道成绩问老师就可以了,那天放学我迟迟不敢回家,直到父亲吃完饭上班走了我才回家,母亲把饭给我又热了一下,看着我吃完才问我回家晚的原因,我支支吾吾不知所言,“是不是考试不理想?”一针见血,向来是母亲的说话风格,“来,卷子让妈看看,妈帮你分析下原因。”……让我没想到的是,母亲看完试卷笑了,我心里更犯嘀咕,不知道母亲又唱的是哪一出。反正自己也只能豁出去了,早晚要有一场暴风雨,逃不过就面对吧。“娟,你的成绩并没有下降哦,你瞧,比四年级时还高了两分,不是吗?”我怔怔地看着母亲,不知道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反正沉默是最好的选择,言多必失嘛。“这次考试并不是你退步了,而是你的竞争对手多了,实力强的孩子多了而已。别灰心,好好努力超越他们,妈妈相信你能行的。”生平第一次“考砸”得到了母亲的鼓励,但父亲的那一关还得过。有些事终究是躲不掉的,临睡前亲眼看见父亲的巴掌落在了小弟的屁股上,他今天欺负女同学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但始终没有迎来那场属于自己的暴风雨,后来才知道父母沟通过,原来在我们仨的教育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不过分工不同罢了。

我一直很庆幸我的父母不像同学的父母那样重男轻女,我也很庆幸我的父母一生清贫,但他们把毕生的积蓄都送进了学校。当村里人谈起哪家富哪家贫时,我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老郭这一辈子的钱都砸学校里边了,他干到退休都攒不下钱……”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母亲的那句话“只要你们仨有能力上学,我和你爸砸锅卖铁都会继续供你们。上到什么程度就看你们了,我俩是一辈子睁眼瞎,不想让你们走我们的老路。”也许就是这个信念支撑他们拼搏一辈子供养三个儿女。

如今我儿时的伙伴有的和我一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和父辈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劳作……我不是觉得我的工作有多么的神圣,我只是庆幸我有一个明事理的母亲,和一个是非分明的父亲,更庆幸他们在教育儿女上的那份执着,记得1999年金矿资源已经走下坡路,工人的工资慢慢无法保障,但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硬是把我们从学校送到了社会。

也许,这就是他们人生的理想吧,当你向理想迈进时,你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我,难道要输给小学文化程度的父母嘛?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我要不断进取,努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美好的明天。最起码,让下倾的爱更有价值!

相关文章

  • 新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了孩子的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搬家,最终让孟子有了一个学习氛围的环境,终于成就了...

  • 新“孟母三迁”

    母亲59年生,刚好今年本命年,小学文化程度。每次忆起与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眼里难免会充盈泪花,也许是因为自己太多...

  • 新孟母三迁

    S女士是我的一位亲戚,她的身份是豪门儿媳,她的公公做房地产生意富甲一方。 S女士的丈夫是公公婆婆唯一的孩子,所以当...

  • 新孟母三迁

    她从小读孟母三迁的故事长大的,特别羡慕孟子小朋友有这样一位妈妈,怎奈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没上过多少学,便开始了离家打...

  • 【李辉有话说】“孟母三迁”新启示

    李辉有话说:“孟母三迁”新启示 作者:木子辉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对很多人都不陌生,木子辉不作复杂的赘述...

  • 新“孟母三迁”(122)

    今早一开播,李老师先分享了一对母子的故事,然后才连麦答疑。 诺奖化学奖刚公布,其中81岁的夏普莱斯教授是第二次获诺...

  • 新孟母三迁|140字微小说

    孟母说:“亲爱的,我看中了一套房子,在城南区,6.5万一个平方,这是那片最便宜的价格了。” “怎么又要换房了?”孟...

  • 新孟母三迁|140字微小说

    四岁女儿生性孤僻,终日为上学堂哭闹,父母为此发愁不已。 某日,丈夫悟出其理,遂与妻商量: 女儿不喜上学,皆因环境问...

  • 坤燕育儿日记第528天之学习孟母三迁

    【201900415复盘翻盘】第528天 朋友都说,你为什么住在高校?学习孟母三迁啊!虽然孟母三迁已经过了2500...

  • 是关注而非管住,是引导而非教导(原创)

    由“孟母三迁”说开去 “孟母三迁”是经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很多人听过这个成语,但是对于其中的细节可能了解不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孟母三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