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是追不了什么热点的,要么总是反应慢半拍,要么就是感觉辞不达意的追热点似乎味同嚼蜡。而就在刚才,突然手机弹出的一条消息“多家台媒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让我很想写点什么。毕竟今年开端,从我又重新开始在简书码字,我打开的第一本书就是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哪怕只是记录一些对他文字的感怀也是对亡人最好的寄思吧。
图片来源网络我想起自己的高中乃至大学时候,如果不能读到小说,就会选散文读,哪怕后来买书的时候也会搭配一两本散文,就好像将那些美如诗的佳文佳句读到嘴里就会让自己也能沾染了清风霁月的文思一样,而作家里,林清玄是我总会选择的一位。
请原谅我的肤浅,还是小女生的时候选择读哪本书的理由总是那么简单又幼稚,比如林清玄这个名字吸引了我,让我艳羡它的诗意和超凡出尘的禅意。直到后来看他的访谈才知道他名字的偶然由来。家中有18个兄弟姐妹,在家排行12的林清玄出生时候"清”字辈已经没有什么好字眼了,偏他又生下来不哭,识字不多的父亲便为其取名为“林清怪”,后又在一个哥哥建议下改名为“林清奇”。直到去报户口,工作人员说“奇”也不好听,改叫“清玄”吧,因为他正在看一本《清玄道长》的书。
命运总是这么的出其不意。这么诗意的名字其实只是偶得,而著作等身的他却其实出身于“农夫世家”,童年的记忆更是和饥饿紧密相关。他曾在高雄码头当过搬运工,摆过地摊,在洗衣店里每天洗几百条裤子、几百件衬衫,甚至还做过杀猪的屠夫。但他始终相信,对于一个想当作家的人来说,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所以,从小就志在写作的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已几乎获得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类大奖。他还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创下150次再版的热卖纪录,文章更是数倍摘录进语文课本,是世界范围内都知名的散文大家。他用自己一生的笔耕不辍为这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做了最好注脚。
后来,林清玄曾担任过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数十年来,他在写作上始终躬耕不息,出版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多本散文集,还有《菩萨宝偈》《禅心大地》《身心安顿》《在苍茫中点灯》《茶味禅心》等包含他对人生、佛禅等感悟的美文佳作。
图片来源网络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总能娓娓道来间将人生道理镶嵌其中,读之如品香茗,透明清冽,余味悠远。他曾指引我们要“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曾告示我们“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曾警示我们要“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
他说要温一壶月光下酒,我们曾经的诸多往事都随岁月的脚步飘如云烟,而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能拿来下酒,在酒后浮现。他说不要指着月亮发誓,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只要对自己发誓,让我们真诚对待人间的一切情爱!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好东西不一定贵,平淡的事物也自有滋味,要学会赏析那清寂与空净之美。他说“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心美,一切皆美,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一颗灵敏柔软的心,一颗禅意豁达的心,无论是来自梦想的追寻,灵感的初冬还是来自心性的赋格,他都是以笔写心,以字达爱的范本。我们喜爱看散文,不是为了单纯只欣赏那些优美的词句,更是从中去和作者对话,探寻写作者的心路历程,更是想要感悟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真谛,从此能更好的过自己的一生,就像林清玄先生说的,让我们“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每一个地方都有禅悦”。
图片来源网络林清玄先生突然仙世了,我们为此震惊惋惜和悲痛,但我想他对生命应始终是坦然豁达的。就在2017年一次面对读者的活动中,他还这样谈起对死亡的看法。“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而就在昨天1月22日上午9:32分,他还发了一条一如既往充满禅意的微博,称“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不成想这已成为绝响。
那个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散文诗人去了,我们又陨落了一位文学巨星。世上的离别速度太快,而我们还总是不习惯离别。但只要文字的滋养还在,我们的记忆与相思不灭,就能自在而坦然的走下去。
希望老先生在通往天国之路上一路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