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前言与四书(一)

前言与四书(一)

作者: 老王与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01:42 被阅读0次

    学习儒家经典两年有余,《学》《庸》《论》《孟》这四书更是我入门的阶梯,时间一长,反复涵泳,自有一番体会,决定每日发一篇小文阐发其中义理,下面一段写于新年的文字或可作为我这样做的缘由:

    时代的感受总与大势联结,于微博看遍武汉魔难之种种,医者悲苦之戚。事已至此,同情何为,过度焦虑何为?吾辈所思无非各级官员腐烂之作,思我国民猎野味之奇,殊知,此乃民族文化之腥秽,与前日故宫之辱岂不同本同源?今各地人心不在,所念所虑生死之大恐怖,更怜楚地医者之惨状,日日数目之狰狞,将人间透于漆黑之深渊,天涯何在。反复拷问心灵,实乃虚无低沉之时代无体,无力,乃是文化生命不存,精神生命之不知,如此,出入云水几度身,而此百姓自是日用不知。文化意识与历史意识不能透彻本原,落于生物之气质观之,欲望难填,胸中再无人性尊严之沟壑。吾不能解。念兹在兹,惟有发大宏愿,立怵惕恻隐之仁,存道德理想之源,畅通自我之生命。书生意气之言,笔罢记牟先生言如下,此方为吾辈所期:“学术生命之畅通象征文化生命之顺适,文化生命之顺适象征民族生命之健旺,民族生命之健旺象征民族魔难之化解。无施不报,无往不复,世事宁有偶发者乎?”

     

    子程子曰:“大写,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作为被宋儒单独捻出来的文字,教人发明道理,修身之方,对我们如今是有很大启发的,今人无精神生活,无崇高理想之追求,与蝼蚁何异?每次读黑格尔的于柏林大学的开讲辞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这种激情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向往,而非黑氏言“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追求物质与追求精神是两个层次上的东西,并不能等同,何以相提并论,那么对于只求物质生活的人就自然无须再言一二,因为他自身没有觉悟罢了,或者说这个时代并不让人有这样的觉悟与感触。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或者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可能性,因为他值得。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中西哲人,总是在最根本的价值之源有绝对的一致性,正如黑氏言“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

    《大学》这篇文献并没有为两汉儒家所重视,最早发现《大学》的重要性的是韩愈。清人全祖望说:“自秦汉以来,《大学》、《中庸》杂入《礼记》之中,千有余年无人得其藩篱,而首见之者,韩、李也。退之作《原道》,实阐正心诚意之旨,以推本之于《大学》。”这篇广为后人所学的文字是韩愈为儒家道统之确立而提出,即是儒家再复苏的表现。其作于何时,学者多有讨论,我个人倾向于徐复观先生于《中国人性论史》所作出的评判,即:“秦统一天下以后,西汉政权成立以前的作品。有某一个今日无从知道姓名的伟大儒者,为了反抗法家,乃将儒家的思想,有计划地整理综合而成的教本。”我们今日读《大学》,从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是正宗的道南一脉,不妨先听听此学派如何分析,再来回头看看关于此篇的诸多纷争。

    有关《四书》的阅读顺序,在《朱子语类卷十四》中,载“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此论语,此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此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此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此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首读大学,立一为学的规模次第,万丈高楼平地起,观古人为学首末次第,那么胸中自然有一架构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句应该是家喻户晓的,这句话叙述三纲,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在明明德”:第一个作为动词的“明”,明之,彰明(朱子有解“提撕”,此解应反复玩味),使之光明;“明德”,人的内在固有的光明德性。“明德”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内外联结、心物感通(“感应”)的意向和作用。儒者以自己之“身”作为道德(“明德”)的承担者,经由“家”、“国”、“天下”一层一层地向外推展扩大;所谓“明明德”,就是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体现和发挥“明德”的过程。按儒家的要求,在“既自明其明德”的同时,必须“推己及人”(朱注),做到“亲民”。

    在此朱子有一语很重要,“天之赋于人物者谓之命,人与物受之者谓之性,主于一身者谓之心,有得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读多了文言其实会发现有一些东西不需要刻意翻译出来,因为以文言解文言就本身是最好的方式了,对此涉及一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反思,于此不论。我们今日解古代的这样具有哲学思考性的文字应该自觉的抛弃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天,天命这样的文字是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古代人的认知模式,直到今日,我们仍有老天爷的叫法。在儒家,天是最高的层次,笔者近日反复思考,在古代儒家学者所谓的“天”,应该是有超越性与现实性并存的一面,即“体与用”,古代哲人虽未点明,我们今天却可以这样诠释。在这里,天作为超越之体而有流行之用,即“赋于人物”,注意,在这里,与《中庸》结合,“天命之谓性”,朱子在这里把这句话分解成了两个层次,分解成了“命”与“性”。在天将自己的特性赋于人物而人物未意识到,这是命,而当人们明确接受这样的秉性,人格,天赋之时,它们便明白这是自己的天性。此“性”为体之性。接下来,“心”何作用,“主于一身”,即操控身体,起一对人自身的主宰作用。最后这句,我认为是对明德的最佳解释“有得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此是华族堂堂正正的生命血脉,这是千古哲人用文字典籍,用他们的精神为我们涵养出来的。后朱子认可“明德”便是“仁义礼智之性”。

    在此,明明德可以说是华族根本的血脉,也是当今最需要的东西。摘录朱注如下。“明明德乃是为己工夫”(体孔夫子言‘古之学者为己’之语)“为学只‘在明明德’一句。君子存之,存此而已;小人去之,去此而已。一念悚然,自觉其非,便是明之之端”(端芽端绪是自觉自己的不足,那一刻便是自明其德的开始,即人人应提撕本心。此即是牟宗三言“仁”之觉义)“‘在明明德’,须是自家见得这物事光明灿烂,常在目前,始得。如今都不曾见得。须是勇猛着起精神,拔出心肝与他看,始得。正如人跌落大水,浩无津涯,须是勇猛奋起这神,要得出来,始得”(此句颇有孟子发越之气,似陆象山‘某观人直截是雕出心肝’一语,理学亦有心学精要处,此方为朱子综罗百代之能也)“镜犹磨而后明。若人之明德,则未尝不明。虽其昏蔽之极,而其善端之发,终不可绝。”(以磨镜之喻比人之善端,当反复体贴)“是明此明德,只见一点明,便于此明去。正如人醉醒,初间少腥,至于大醒,亦只是一醒”(此语以人之醉醒点明德之功,与朱子后言‘梦觉关’联系。又如禅宗‘一念迷是众生 一念觉则是菩提’。此言与上磨镜一喻有‘阳儒阴释’之嫌,然其宗旨,其精神是入世法,此为大本不可失,后代阳明亦为如此,以释氏法门阐儒义理。追三间屋之喻,至晚明三教融合之辨,宋乃一关键时期。)“人本来皆具此明德,德内便有此仁义礼智四者。”(此德为性)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是集注中的解,这条值得注意,他在论人的“心”时,说过类似的话,“心者人之神明(神明,或称灵明,或称虚明,或称精神),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虚灵”,是他描述心的状态,即心不是一个“实”的东西,即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现在可以认为就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在那时,以“虚灵”描述确实是朱子的一大创举。值得注意的是,“虚灵不昧”出自佛教典籍,朱子有辩解处,他言“禅家则但以虚灵不昧者为性,而无以具众理以下之事”,即佛教以虚灵不昧作为性,不会应万事,在朱子那,性为‘体’,而心为‘用’,为一夹作气化的心,可以应万事,而非表超越义的存在。此涉及一心性论之问题,论述颇多,今日便谈到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言与四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osfhtx.html